人们经常说:起得早,不见得身体好。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健康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掌握一个度。
如今且说社会上在中老年人群中兴起的养生热潮,真是如火如荼、一浪高过一浪。各种媒体狂轰滥作,通过名人之口推介着各类难辨真假、价格奇高的保健用品;个别商家也在打着促销广告,什么跳楼、放血一类的词语充斥眼球,打折能打到你骨折;甚至有人打着直销的幌子,行传销之勾当,临时租赁场所,口舌如簧地对中老年人洗脑,并施之以小恩小惠……如此,难免有人信以为真,付出高额的经济代价,换来一堆很久都使用不完、且无明显效果的东西,引发家庭矛盾、经济纠纷。有觉悟反悔者,退货比登天都难,或者早已人去楼空、讨要无门。好在也没出人命事故,最后大多只能不了了之。每年的3.15活动都要曝光一大批类似的保健用品,也只能给人们提个醒、敲敲警钟而已。明年换个眉眼又卷土重来,掀起新的高潮。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保健用品的本质,即使有所作用也要因人而异,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地买来使用。中医讲究中庸二字,也即平衡。什么东西过了那个度,就有可能引发新的矛盾,甚至伤害健康。即使无害,也要让你破费好多银子,甚至入不敷出,影响正常的开支。其次,保健是指保持和增进人体功能而釆取的措施,只能代表一种趋势,并未明确表明具体的、可量化的结果,也就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古往今来,那些追求、使用长生不老用品的人,哪个又能一直活到今天,反正我是没有见过。第三,民间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满足人们某种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新的直接或潜在的伤害。要实事求是地判断和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追风而行。就如身边经常见到的杯中浸泡着各类植物、食品等,满满一大杯,细细品尝、大量饮用的人,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讲述着能够治疗某方面疾病的知识,总想培养一批粉丝。其实,我认为最好的、适合所有人的饮品就是水,别听他们白话。难道盛产冬虫夏草的青海、枸杞的宁夏、雪莲的新疆、海参的辽宁,当地人平均寿命真高出全国人均寿命几倍不成?虽然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说,但也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否则只能是以讹传讹,可能会误了卿卿性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