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远在省城的儿子语音聊了会天,耽误了写文时间。为了完成今天的日更任务,决定将《写给文友的一封信》续二调整到明日完成。
昨天,我订阅的《山西文学》回来了,到家以后,迫不及待地打开阅读。
年前,很多杂志社都发出了征订启事,看得我心痒痒的,恨不得全部订阅,也算支持一把纸质媒体。只可惜袋里人民币有限,选来选去,挑了又挑,最终选择了《山西文学》。原因有二:
一、支持家乡杂志的发展;
二、便宜。一本10元,一年只需120元,而其他杂志的定价大都在20元。精神食粮与物质食粮我都得考虑。
昨天,一月份的杂志终于回来了,我从快递投送点取回来后,就迫不及待打开阅读。
第一篇是非虚构题材,题目是《“老漂族”及其相关话题》。是一篇真实记录那些退休后为了给儿女帮忙不得不背井离乡,漂泊在异地他乡的老人的日常生活。写得很真实,想到过不了几年,自己也很可能步入其中,不由心生感慨。
接下来是几篇小说。
初始,我读的津津有味。可是读着读着,我发现其中的两篇都出现了错误。一篇是“她”、“他”不分,另一篇错的比较离谱,把文中的人物名字张冠李戴。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菜”。这些明显的错误让我立即失去了读下去的兴趣。我真想马上提笔给编辑写一封信,祈求他们在审核时认真点,再认真点。你们这样做,明显是不把读者当回事。
《山西文学》虽然只是一本杂志,但毕竟是省级刊物,虽然现在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能坚持下来的一定是真正热爱文字的人,是尊重文字的人。希望我们的编辑们能用点心,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