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读了「穷查理宝典」一书大半,却没有认真记录卡片,发现有不少鲜活的例子可以应用在写作中,也有不少深刻的模型值得继续研究。

卡尔·布劳恩
他(卡尔·布劳恩)要求布劳恩公司所有的交流必须遵守“五何”原则——你必须说明何人因何故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如果你在布劳恩公司里面写一封信或指示某人去做某事,但没有告诉他原因,那么你可能会被解雇。实际上,你只要犯两次这种错误,就会被解雇。
这个「5W」原则的例子刚好用在了我今天的一篇关于沟通 的文章中,与人沟通时,需要表达清楚「Who、Why、Where、When、What」。在沟通中,这真的这么重要么?查理·芒格是这样解释的——「如果你告诉人们事情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原因,他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你说的话,就会更加重视你说的话,也会更倾向于听从你说的话。就算他们不理解你的理由,他们也会更倾向于听你的话。」
布莱兹·帕斯卡
人类的头脑既是宇宙的光荣,也是宇宙的耻辱。
很多人都听过帕斯卡说过「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却很少有人知道「人类的头脑既是宇宙的光荣,也是宇宙的耻辱」也出自他口,这后一句也被查理誉为「思想史上最精确的论断之一」。人的大脑拥有很强大的力量,但也常常做出不少错误的判断,出现意识形态偏见,甚至做出古怪的举动,扭曲自己的认知。
在艾萨克·牛顿早年创建了不少里程碑式的物理理论,真正推动了科学进步;而在他的晚年,却热衷研究约翰启示录,妄图论证上帝是真实存在的,结果浑浑噩噩、一事无成。牛顿的例子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聪明人常常会犯错」。
牛顿的例子可能不够典型,批评牛顿研究神学好像成了一件政治正确。朋友前不久看到另一种提法(找了好久没找到原出处),大概意思,牛顿选择物理学和神学,是在赌不同的方向。用这个例子来说明“聪明人也会做蠢事”,或许不够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