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看书时,一段话令我感触颇深,那就是“停止抱怨,努力工作!”记得李镇西老师也曾说过“如果你对职业不满意,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埋怨一万句,第二天还得面对,何苦呢?”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当自己还未毕业时,是多么向往当一名教师,觉得当老师很轻松,有寒暑假,工资待遇也不错,用世人的话说那就是旱涝保收。但当我踏上工作岗位,尤其是当了班主任后,便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轻松自在,于是就开始抱怨:工作太累、班级难管、学生难教、家长难缠......总之,教师很难当,但仔细一想,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我缺少方法,没有全身心投入这份工作。

我经常带低年级,难免有时会出现急躁情绪,有一次,我们学习一首儿歌,内容不难,生字也不多,但有两个孩子就是死活学不会,当时,我实在有点耐不住,真想不管他们了,学个啥样是啥样吧,我真是教不会他们。但我强忍住心中那股怒火,反复告诉自己:他们还是小孩子,可能对于我们大人来说,这是比一加一还简单的事,但在孩子看来,那简直就是比登天还难,还是应该多给孩子一些机会。
有时我总在想:假如我辞去这份工作,我还能干啥呢?放眼望去,现在有多少高校毕业生在到处投简历找工作,难道他们就比自己差吗?前段时间有幸参与教师资格证面试工作,当看到一个个考生扎实准备、过五关斩六将,我心想:也许自己上去还不如他们,只不过自己早毕业几年,论能力、学历,自己也没有多优秀,那又有什么资格发牢骚呢?与其这样,倒不如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给自己多充电,多学习身边的名师,多用智慧去管理班级,多一些爱心、耐心给班级孩子,也许这样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饭后我又将俩孩子叫到我跟前语气和蔼、面带笑容,因为让孩子们在宽松的环境里学习也是一种方法,然后一句一句教,一个字一个字认,不急不躁,也没有丝毫嫌弃,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他俩居然都能熟练掌握了,我还鼓励俩孩子在自习课上给全班孩子展示,以此激励孩子,并且也想借此机会让孩子变得自信。

从那之后,我也时刻告诉自己,人和人是有差距的,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一个班级的孩子,要学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接受能力较弱的孩子,要多给孩子留一些时间,多想一些方法,这样奇迹肯定会出现。

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些孩子,我们才有一份工作,如果没有了学生,也许教师就失业了,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孩子们,应该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