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听了一段课,想起来妈妈还挺在意你和弟弟有时候反攻我,批评我的那个点也是失败的(怎么还来教育你们),我现在想想我的一触即发和愤愤不平甚至是剧烈的伤心是不对的,是一个弱者的表现(先不说你们的防御心理来自于妈妈的对你们的不理解或者源于你们对自己的坚持和坚持的东西的不确定),妈妈一定是那时候自我价值感是比较低的,处于能量价值比较低的状态。
这节课让我知道,孩子对父母的批评,父母如果立马暴躁起来,就说明父母是不自信的,不肯欣赏自己的,并且恐怕孩子不欣赏钦佩自己,自己没有起到表率作用反而去教育孩子而引起的心虚以及作为父母的责任感带来的失望而激起来的愤怒。实际上就是被孩子说中了,又怕孩子“看不起”,凭着父母的“高贵”身份,拿出高姿态,甚至借此“道德绑架”一下孩子,可是即便胜利了,却还是那么地胜之不武。
试想,一个不能欣赏自己的父母,一个不肯正视自己失败的父母,一个逃避真实自己的父母,怎么指望孩子欣赏自己,正视自己,自信起来呢?!
人无完全人,失败是很正常的,一个人肯定不是样样都好的,再者人活着就是“经历”,经历过了就是看结果,并无所谓成功还是失败的意义,即便是失败的经历,自己认识到就更好,就算没有认识到,也是自己的经历,也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一个人的历程,走过来了。为什么害怕被指出来呢?
但是,可能从教育你们的角度,妈妈失败的经历不是太有说服力,但是其实这也是一种教育,哪怕是反面教材,对你们也是有用的,不然父母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
要允许自己成功,也要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厉害也要允许自己不厉害,允许自己比较decent,也要允许自己不那么体面。
这都是自己,是一个完整的自己,完整的人生,完全的状态,我们全然的接纳自己,才能全然的变得从容、淡定,从而能够由内而外喜欢自己。
所以以后妈妈不怕你和弟弟再说妈妈这件事那件事“本身就是失败的”,或者拿妈妈的失败来“反击”妈妈(当然一定是妈妈先约束你们了),因为“失败”也是妈妈人生的一部分。也是妈妈,就算有了这些失败,妈妈也要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妈妈,好妈妈也是有问题的。
孩子,你自己也是,无论你多好,你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不影响你是好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所以,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失败是自己的一部分。
这一点,妈妈缺少松弛感,是我不自信或者“老古董”的想法—-孩子必须尊重父母不可挑战他们的尊严,这是我迂腐了。
这是妈妈今天的感悟,以后也会因此要把这些思想升一下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