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团队领导者而言,最核心的看来不是专业技术,一定有别一种素养在。
信仰的力量、识人与用人、利益共同体。
(一)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
美国领导力研究者查普曼在《发现,然后培育你的领导力》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经典的领导力模式,该模式包括六个要素,其中第一条,就是领导者必须“充满理想色彩的使命感”。
导师,是团队精神的塑造者、引领者,肩负着教育团队成员的巨大责任。信仰教育,不靠说教,靠教育者本人的信仰坚定,如此才能激发团队成员的信仰。团队领导者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百折不回,这是团队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二)
教育者,还需要善于识人用人。
教育者首先要学会因材施教,引导受教育者在做事中成就自我。人事人事,会识人用人,才能成大事。
识人用人的另一个要义,是能容人之短。因为,基于人性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海纳百川,不仅仅是指吸纳多种异质元素,其实还指能包容一些对立的甚至是负面的元素。大海的博大,除了能够吸纳多种元素外,还在于它具有能“藏污纳垢”而却不“同流合污”的本领。
生而为人,免不了存在性格上的一些瑕疵和人性上的一些弱点,在完成一个伟大使命面前,这一切都是可以包容、可以引导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完成伟大的神圣的使命而努力,这才是一个导师、一个领袖应该做到的。
但是,包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面对一些小错,可以不计较;但如果是一些违反团队核心价值的则必然予以惩戒。对于违规者来讲,必要的纪律威慑不可缺少。
(二)
一个社会,一种理论,哪怕远景再美好,如果忽视社会成员的利益,一味用高大上的道理与信仰要求众人,约束众人,那是对其他成员的不负责任,也是难以持续的。
利益共享,也是教育的要素之一。教育的神圣使命在于:教育既为社会谋长远的发展与幸福,也为受教育者本人谋发展与幸福。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与学生、社会与个人都是利益共同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