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认清自我,立身之本。我们现在的有些懦弱和盲从,就是在我是谁这个问题上没有像清楚。
我是谁?这么一个简单的好似有点白痴的问题。让我想的深入,在我到目前的人生中我经历了三次,那就是三次的孤独的经历。
第一次应该是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山东人,比较古板,家里一直喊我的小名,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乳名。直到我上小学的前几天,我那教数学的爸爸,才告诉我,你的大名叫王伟,三横王,伟大的伟。我懵懵懂懂,王伟是谁?名字起的晚,有点不适应,有堂课,“王伟,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喊了三遍,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在喊我。刚缓过神来,“给我滚出去。”老师一把抓住我的衣服,就把我拖出教室门口,砰的一声关上了门。空荡荡的走廊,静悄悄的操场,那扇门斩断了我与这个世界的所有联系,也忘记了老师到底问了什么问题。孤立无援的半个小时的,我深入的想了想,我是谁。王伟真的是我吗?为什么要把书读好,免得被老师剋。然后我就不是很喜欢跟老师交流,喜欢老师讲课,自己看书去寻求答案。
一晃就到了2003年,2002年的雪来的晚了些,2003年的非典来的猛烈了些。形势所逼,没怎么挑,就一腔热血去了绵阳的一家军工企业。企业的历史很悠久,适合养老,但活力也有点欠缺,薪水也有点和谐。到了过年,我还没攒够回家的票钱。年终奖直到除夕那天才发到手,也刚够买回家的机票。当天我就决定,这个年我自己一个人在外地过。打电话回家,说我一个在外面蛮好的。外面的万家动火,与我无关,睡着了,我就可以把忧伤遗忘。大年初一的早上,我早早就在职工宿舍里醒来,举目无亲,实在无聊,就跑到市中心的人民公园。公园里人烟稀少,解放纪念碑高高的矗立在那里,旁边是就是两弹功勋邓稼轩的雕塑,据说他在绵阳隐名埋姓一辈子。我是谁?我为什么来这里,英雄的他们是不是也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原子弹的时代已经过去,我是不是应该去更适合地方?我就来到了上海这个花花世界。
忙碌的盒子生活一晃就是近十年。住在盒子形状的家里,出门坐上盒子形状的公交车、地铁,到了公司坐到盒子形状的格子间,对着盒子形状的电脑。直到去年我去法国一个偏僻小镇出差两周,第一天的兴奋感过去后,我就陷入了举目无亲的境地,在那个地方,周边都是法国佬,我又不会法语,电视也看不懂,下了班,我就坐在酒店的阳台上,要了一瓶红酒,慢慢地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来这里?
朋友们,你想过我是谁这个问题吗?在这繁杂的世界,你有过孤独的经历吗?一段孤独的时光,让我自己好好想,让自己慢慢想清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