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一睁眼就是忙碌的一天,睡懒觉是不可能的。
上午要贴春联、包饺子。
贴春联是最让杨和抗拒的,首先用什么把春联贴上去就犯愁,用胶水、浆糊固然粘得牢靠,但下一年往下揭的时候就费劲了;用双面胶、胶带的话倒是方便揭下,但不牢固,风吹几天就掉了,而且家中里里外外十多个门,一个个贴上去也挺磨人的,基本上每年都是过了晌午才贴好。
杨和贴春联时候,父母要包饺子,而且是两顿的饺子。其中一顿是大年三十中午吃的,这顿饺子一般是肉馅的,猪肉馅儿、羊肉馅儿居多。;另外一顿饺子是大年初一凌晨吃的,这顿是素馅儿的,一般多为韭菜鸡蛋馅儿,也有少数人家包荠菜馅儿、萝卜馅儿。
午饭吃过饺子后,就要准备上坟祭祖,先去祭拜家中过世的亲人,然后等同族的老少爷们到齐后,再一起去祭拜祖坟,老一辈还会在坟前给小辈们介绍各位先祖。
天快黑的时候,一家人一起做年夜饭、吃年夜饭,珍馐美味、美酒佳酿悉数登场,可以说是全年最丰盛的一顿饭,可能本家的兄弟、叔伯也要在一起喝两杯。吃完饭后,要去长辈那里坐坐。有些业务繁忙人士,可能还要有不断地赶场,比如说杨和的堂弟,吃完自己家的年夜饭后,要和村里的几个伙伴再搓一顿,这顿之后并不算完,还要和邻村的同学接着搓一顿,从前半夜一直吃到后半夜。
等这一切结束后,已经是大年初一的凌晨了。不管饿不饿,新年的第一顿饭就要开始了,可以少吃但不能不吃。这顿饭也有点讲究,下饺子时要放鞭炮,在鞭炮声中将饺子一个个丢下锅。记得有一年,堂弟喝多了,叔叔也喝多了,下饺子时没有人点鞭炮,婶子忙前忙后地照顾他俩,又从大路上喊来一个人帮忙点鞭炮,气得婶子第二天直接下令,下一年谁再敢喝多就别回来了。要想鞭炮响到全部饺子下锅,就要求买来的鞭炮不能噼里啪啦一下子就没了,而是每个鞭炮慢慢地挨个响,当地人称为“单丢”。一般生意人刚过0点就马上下饺子,寓意吃得越早生意越好。普通人家早一点晚一点都无所谓,但为了不再专门起床忙活一次,很多人家也都是早点吃完早点睡。但有一类家庭是不能早吃的,就是亲人去世不满三年的人家,得等天快亮的时候再下饺子,而且不能放鞭炮。
从天亮开始,路上人来人往,陆陆续续地要给同族的长辈拜年、给村中年龄最大的几位老人拜年,还要去邻居家串个门。这一天不能走亲访友,其实不止是这天,每个月初一、十五都是不能的。大年初一这天也不能干活,对此也有说法,说是这天干活的话,这一年都会一直忙碌。
大年初二开始,才是当地农村最繁忙的时候,一般初二的都是去娘家走亲戚,娘家人也极为重视。尤其是新婚的姑爷,此时就是最为尊贵的客人,又称之为“新客”。娘家人要请新娘的堂兄弟、表兄弟陪新女婿,好酒好菜招待,不过姑爷不用担心喝醉,因为这种场合婆家会跟着来一位拿礼品的喝酒高手,又称“酒瓶子”,绝对能和对面一众人等一较高低,姑爷完全可以滴酒不沾。过了初二,开始去其他亲戚家,但现在人的假期太短,如果亲戚多的话,可能一天一起去两三家,直到假期结束。杨和记得小时候,每逢年后,因为喝酒吵架、装车的人不在少数,但现在都有了“喝酒不开车”的意识,这种事少了很多。
今年除夕夜,发小方游邀请杨和一起吃饭,在座的既有其他的玩伴也有同族的堂兄弟。几人中,有人在外地开店做生意,有人在全国跑运输,有人在厂里打螺丝,有人在工地搬砖,也有人在校读研。所聊话题自然也离不开这些行业,众人纷纷感慨时代变化太快、钱不好挣。
他们或许挣到了钱、或许没挣到钱,或许曾经上学不上心、或许努力过但真学不会,但同是农村出身的他们心里都清楚,无论嘴上对别人说什么上学无用、读了大学照样要打工,但心里还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要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哪怕为此在城里买房、甚至在外地买楼落户,因为农村人的出路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他们对真正靠读书走出去的人也比较客气,意外的是,杨和被他们当成了这种人。
“人家杨和在大公司上班,有周末、有节假日、有年终奖,咱们这些人就数他混得最出息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下倒是让杨和不知道怎么接了,可还没等他想好,又听到了一句,“杨和,你们公司还是世界500强吧?你在里面做研发,是不是能拿不少奖金?”
此时的杨和不得不赶紧打住他们,“你们都是从哪儿听来的?以前是不是500强我不知道,但现在肯定不是。再说了,什么大公司、什么世界500强,和我一个普通的员工有多大关系?我就是挣点工资,算上你们说的那些奖金后,和你们挣得也差不多。”
“那可不一样,你们有养老金啊,退休后也不用担心,我们是挣一毛花一毛,老了就没得花了。”
“你们一个个都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了,家庭事业双丰收,哪像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到现在还是单身呢,连住的房子都是租的。毕业后都换两三个城市了,现在还没有稳定的地方,说难听点,我现在的状态就是浪迹天涯。人家唐哥才是学历最高的,博士研究生,行业也好,毕业后就能进一家不错的三甲医院,这才叫走出去了。”眼看形势不对,杨和找准时机赶紧引开话题,不厚道地将“祸水”引向了唐友仁。
想着刚才对自己的称赞,杨和却是感到了一种压力,这几年,不少人觉得自己在大城市上班,肯定是出息了。有人找他借钱,有人找他帮忙介绍工作,最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人找他一个单身人士帮忙介绍对象。对此,杨和也只想到了两个词:讽刺、荒唐。
几人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临近0点时才散场。回到家中的杨和坐在电脑前,失意中带些醉意的他敲下了新年的第一行字:你道我是志在四方、雄心万里,我自认是背井离乡、流落江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