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电视剧《延禧攻略》已经大结局了,但热度不减依然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位居新浪指数榜首!

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追剧的首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坚实的文化底蕴做铺垫!
随着综艺类节目《中华古诗词》、《中国诗词大会》收视率的一路上升,又一次让人们热衷起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温国学经典!
我所在的幼儿园每年的开学典礼会将幼儿园与小学部的教师组织到一起进行开学典礼,也就是“开学第一课”。
这一次的开学第一课有幸请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杜晓勤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山水诗的文化大餐!

可见幼儿园教育阶段已经有意识的对幼儿进行中国古诗词文化的教育!另外从主打国学教育特色幼儿园的火热程度也能看出家长对国学文化的重视程度!
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就会提到中国的传统艺术国画,作为具有中国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当然值得中国的子孙不断传承发扬光大,提到国画(又称水墨画)人们总会觉得它们是高高在上,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
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句话说得好:艺术源于生活,有回归于生活,它就在我们身边!上学期我们带幼儿开展了一学期的水墨画活动(活动的过程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重点讲述)幼儿对水墨画的的表现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幼儿和教师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重点是我学会了一个很有技术性的手艺“裱画”,故名思议将国画装裱起来中国有句古话“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裱画的重要性!好了,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这个问题在我上学的时候就一直困惑着我,当时看来裱画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现在想起来我在外面裱的画可是花了不少的银子呢!第一次看到班里很有经验的老教师裱画的时候我真的惊到了,原来画是这样裱出来的!全程一副迷妹的表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让我下手的时候还真有些不知所措呢!
装裱主要有“托”、“裱”“装”三大基本工序,在幼儿的作品展示用因为条件的限制、还有作品展示的需要一般在装裱画的过程中只会用到前两道工序。我用相机记录下了已经出徒的教师装裱画的全过程。
材料准备:
幼儿的水墨画(已将干的)
裁好的比画大一圈的宣纸
一块毛巾
两个刷子
一个喷壶
浆糊(面粉、水熬制成)
ps:注意水和面粉的比例不要太稠

“托”装裱的第一道工序,一般称为“画”或“托画心”是指用浆糊在书画家的作品背面加托宣纸。
具体的步骤是:
1、将画背面朝上平放在一张桌子上,用喷壶在画上喷上水,注意水不能太多画被浸湿就可以了(我们用的是喷壶,如果有条件大家可以用蘸水的刷子刷上水,同样注意水不能太多哦!)接着用干毛巾将画周围多余的水分擦干。

2、在已经沾湿的画上用刷子刷上浆糊,刷时要从一头开始一道接着一道的刷,注意画的下面不能有气泡,直到画已经完全的刷上浆糊后看看画是不是完全的接触到了桌面!用干毛巾将画面周围沾到桌子上的浆糊擦干净,做完就可以继续接下来的步骤了。

3、因为我们裱的画较大所以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两人合作将大张的宣纸一端先接触到画(不要宣纸一端完全的与画重合,要比画大出来一截)接下来就用干刷子刷将宣纸慢慢的粘在画上。

4、这时你会发现宣纸比画大出来一圈,是的它有很重要的作用呢!用刷子蘸少许的浆糊刷子宣纸的边缘离画远一些,刷完一圈(这样做的目的是将画贴在柜子上晾干)之后就可以将画从桌子上拿下来了(大一些的画一定要两人合作完成,不然画真的有可能会毁掉,血淋淋的教训呀!)找到班级、或家中大一些的柜子或门,一定是很平整的才可以哦!将画很平整的贴在上面,注意一定是很平整,要不然画是有褶皱的!



这就是装裱的第一道“托”的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接下来要等待画完全的干了之后见证奇迹的时刻了,剪掉大出来的一圈宣纸了,这时整幅画看起来会非常的平整、美观!这也就是装裱画中的“裱”了,在幼儿园或家庭中因为条件的限制“裱”“装”这两道工序会会有些随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画进行装饰!
经过装裱后的书画,不仅牢固、美观还便于收藏、欣赏。我们班的孩子会将自己的作品视为珍宝,我觉的您肯定也遇到过跟我一样的问题,有的时候孩子孩子的作品被撕毁或者弄到孩子会伤心好一阵,那对于我们的国画作品因为宣纸的特性,自身就存在这不易保管的弊端。
学会了装裱画就能将孩子的作品永久的珍藏起来了。PS:珍藏时要将画用宣纸或报纸包起来,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要忘记放上樟脑丸!
因为有时幼儿的作品很多,教师自己装裱就会是已很多大的工作量,所以我们就送到外面机裱了。当然也支付了昂贵的费用,关键是机裱完的作品完全没有了水墨画的感觉,整幅画看起来非常的呆板称不上美观!所以大家能自己装裱就不要送到外面去了,当然如果能够找到手艺很高超的师傅手工装裱那就最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