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写作误区从小就开始了
女儿小学一年级下期,开始学习写句子。一天,女儿回家对我说:“老师要我们写三个春天的句子。”
正好,这段时间带女儿去公园看过花,在檐下听过雨,对于春雨春风春花,她有自己的感受,写三个句子不难。
第二天,作业本发下来,虽然作业本上是个红勾,老师却在本子下写着句式:“春天来了,———————”原来,三个句子都要以“春天来了”做开头。我明白要适当维护老师的权威,也要尊重现在的教材安排(不尊重,就等着考砸!),但对这样的写作方式不敢苟同。
作为曾经的记者和编辑,现在的文字爱好者,对我们现在语文教材的教条简直无力吐槽。家里有亲戚教小学高年级语文,他最大的感受是考察方式太僵化,弄得现在的语文学习就是套路。小朋友写作文更是套路化,作文里必须有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否则得不了高分。
看吧,感到无奈的不只是家长,还有老师。
记得以前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一个家长描写的美国小学一年级的写作课。那是秋天,老师要求孩子们从眼耳口鼻意这五个方面描写他们看到的秋天。孩子们在秋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那些属于秋天的特有的味道,让他们都说出来。
启动全部感官进行写作,这样的方式让我耳目一新,这个春天,我尝试着让孩子也这么写。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从来都是直观到主观,小孩子更是如此。
对于学校教育,我没办法改变,但是我可以拓展她的视界,让她知道,写作是没有唯一的方式的,所有的方法都可以尝试,只要她觉得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