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一场激烈的脚踏车比赛正在火热的进行中,有脚踏车发出的咔咔声,有孩子们震耳欲聋的加油声,有动感的音乐声,就在老师倒计时的数数声音中,第一场比赛结束了。老师和获胜的小朋友击掌肯定她的成功,也和没有获胜的小朋友击掌肯定他的努力过程,还让比赛的小朋友之间互相鼓励击掌拥抱。就在这个时候发现其中一个输了比赛的小朋友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我们把他带到了教室外面,做了情绪疏导,理解了他的情绪,也允许他哭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告诉他无论他什么样老师都喜欢他,输了没什么大不了,在他情绪好点的时候启发他思考下次如何可以赢。

我们的孩子为何如此怕输?
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厉害的,最棒的,这是很正常的,没什么问题,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孩子这种天性,还能提升孩子很多的能力,但是如果孩子过度看重输赢就容易给孩子造成一些困惑了,比如孩子不敢去尝试,害怕自己输,过度的自傲或者自卑。人际关系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平常我们做些什么可以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呢?
1:当孩子犯错以后,不要大惊小怪,要正确看待孩子犯错这件事情,如果你不把孩子犯错看成是问题,而是孩子成长提升的基础,那么孩子犯错了,说明孩子又可以有提升的地方了,孩子又会变得更好啦,这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
2:鼓励孩子犯错,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要鼓励孩子去体验,去尝试,去感受犯错,让孩子觉得犯错是件好玩的事情,而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所以多创造机会让孩子犯错。
3:孩子犯错后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启发孩子从错误中去学习,让孩子在错误中吸收好的地方,从而让孩子发现原来犯错里面也有好处,自己也能得到,就会释然了。

其实孩子太在乎输赢,害怕犯错,基本都是身边人对他犯错后的态度导致的,我们让孩子感受到了不接纳犯错后的孩子,是我们让孩子觉得犯错是不好的行为,所以孩子才会如此,也是我们让孩子感受到了我们只爱表现好的孩子,孩子因为对爱的渴望,所以总是想赢。
我们这代人,自己生活的太辛苦啦,不敢犯错,不敢输,也输不起,为了生活,为了家庭我们甚至放弃了自我,我们把一切寄托在孩子身上,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梦想,我们的目标好像都离不开孩子,无形中我们的焦点都在孩子身上了,我们投入的能量太多太大了,所以我们的期待也就那么大,当孩子满足了我们的期待时我们一切都万事大吉,当孩子不能满足我们的期待时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有的愈演愈烈,导致一连串的问题发生。
放下焦虑,放下期待,去欣赏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给孩子自由成长的权利和空间吧!他们会还给你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