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河湾纪事(11)

河湾纪事(11)

作者: 跃跶 | 来源:发表于2025-05-18 06:4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之【永·恒】

第十一章    房基地和路

一九八四年谷雨,公社社长来找大队长徐其海谈话,说看成你在大队干了一辈子了,马上就五十八岁了,给找个轻快的地方,你看那更合适。

老徐舍不得离开,在这个生产大队他都干了一辈子,十三个生产小队,十三个山沟里面,多少户人家,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各姓氏之间的关系,谁家和谁家闹过别扭,打过架,他都一清二楚。大队里面发生纠纷,都来找他调解,认为他办事比较公正,他对这个生产大队有感情,一下了真转不过来,他不认为自己老了,还可以干几年。

公社书记也找他谈过,看看他还有什么要求,他晚上回家和老伴说:“你说,这次是非调动不可了,两个领导都找过我谈过话,动就动吧。其实我知道这次是动到林场,公社也希望我把林场这个山沟里面带动起来。”

老伴说:“都干了一辈子了,把脾气改改,跟人家说话别顶着来。去就去吧,家里能行,孩子们都大了。”

公社林场在村子的南部,离鸡冠山还得再走一段路,骑车就得走一个小时才能到。在三面环山的山坳里面,过去在山坳里的最深处就是土匪呆过的地方。山里面往外走就只有一条路,还是在山上的沟里开的土路。一到夏天和冬天,路就坏了,连马车都进不去,人们骑自行车也只能推着走进山里。山里面共有四十六户人家,性别都比较杂。林场还是集体管理的形式,并没有实行包产到户。林场有一个林业队,共有二十几个人,在不采伐的时候,林场林业队员主要上山防火,看护树木。

大队长徐其海的弟弟原来就在这个林场干会计,前几年得了肝病去逝了,会计就一直没有再配,林场有一个书记,还有一个小生产队长,管着这个林场的生产。

那天公社社长找他谈话说:“老徐你到林场当场长,但林场现在会计没配,就让你先兼着。”

徐其海说:“这不合适吧,这违反规定的,两个工作那有一个人干的,这样不行。”

公社社长说:“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你都干了半辈子会计了,在咱们社里谁还不知道你老徐,净吃亏本的事。”

“到那你就放心干,暂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公社相信你,就这么定了。”

“要把山沟里面的人带动起来,公社开会我们商量过了,大家都推你,全社就觉得你最合适。“

就这样子徐其海从公社回到了家。

其实他自己知道,不是不能干,当年上千人的大队会计,都不在话下,小小林场无非有点工业帐,他不是不能干,他怕一看到他弟弟干过的东西会伤心。

老伴说:“放心去吧,就是远点,家里不指望你了,等退下来就好了。“

调离了大队,到公社林场上班,公社林场在一个山沟沟里面,离家距离更远了,每天老徐还骑着他那辆羊角永久牌自行车,这辆自行车已经跟了他三十年,除了车架子没修,其他地方都修了不成样子了。

不过出门大家看到他还喊他徐大队长,没有人叫他场长。

大队长徐其海当初在下河屯建房子的时候,本来打算建六间,他和弟弟一家一起住,每家三间,也好有个照应。土地产权都批了,在盖房子的时候,他弟弟舍还得离开老房子,还喜欢在原来的地方住,就这样他只盖了四间,还有两间房屋没有盖。孩子都大了,大儿子也该找对象结婚了,他想把剩下两间房子再盖起来。

老伴不同意,说:“都什么年代了,现在新房子都是清一色的大清石,方方正正,房屋前后也大,屋子宽畅,哪能再盖老房子。“

徐其海说,“对,就另起一处吧,在房子东面再盖四间,留给孩子结婚用。“

到林场几个月后,林场给每户分阀下来的木材,也按公社批下来的砍伐一些成材林木,按规定价格徐其海买下了一些,加上原来自己家还有的一些,四间房子的木料就准备好了。

接着他到附近采石矿去买盖房子的石料,采石矿的人听到老大队长家要盖房子,都积极主动的帮助他选石料,少要点钱。

徐其海感觉过意不去,说:“该多少钱就多少钱,千万别给我省,但石料要选好的,一辈子就盖这一登(当地方言)房子了。“

老队长徐其海为了盖房子的事,跑了公社好几趟,找民政局批《宅基地使用证》。可找好几次,民政局的办事员就是不给批4 间,问也不说原因。就说按新政策办。这可让老徐队长上了火。这事归王主任的部门管,他不想去找王主任,都在一个屯子,他知道可能这里面有门道了。

为这事他也找到公社社长和书记,公社社长和书记都笑着说,多大点事,应该批了,看你俩都是下河屯人,是闹别扭了吧。

主管建房子的民政局王主任也是下河屯人,他叫王国成,就住在徐其海一趟街,他家靠近山上,当初没盖房子时他家门前是生产队的大田,要想门前有道路,就得从他家院子前开一条道,这样子他家院子就小不少,他为了院子大点,就没有留道,走后门出去。

从他家出来,往东共有三户,院子外面也没有道路,但院子比王主任家要长一些。

徐其海家房子稍微比上面几家向前一点,如果从王主任家院子外修一条路下来,就直接占用了徐其海家的院子中央。

王主任一直想在他院子外修一条路。为这事他没少和大家商量,但大家都不同意,为了你家方便,所有人家都得在院子中间留一条路,那还有院子吗。大家都让他找生产队里面换地,在他家大门远点的地里面修一条路。他觉得不合适,这事好多年都没有结果,他家也一直走后门。

最后,老徐队长回家跟老伴商量说,老伴也不愿意,说:“他这是欺负人,

听说好多家都正在盖四间房,凭什么不给我们批。“

老徐队长一辈子为人正直,说,“算了吧,批三间就三间吧,我都找了社长和书记,为这点事不值得。“

建房基地那天,公社民政办事员领着一些人又来到老队长徐其海家,拿皮尺在地基上画红线。新政策规定每户限盖三间房,进深不能超过两丈二,新屋若按规矩盖。

“公社关于乡村规划要求出门每条街都应该有路,下河屯前一排房子的路,要在你家院里面留条三尺宽的路。”王干事的皮鞋踩着刚刨的松土,“往后村里规划,这条路要通到山上的林地。”

老徐大队长家大儿子龙生看着地上的石灰线,那线斜穿过自家的猪圈和鸡窝。

李干事说:“邻村老张家盖房,院子被切了一半做机耕道。你家将来得按公社统一规划来。”

队长家大儿子龙生气得不行,拿着铁锹对刚划的石灰线一顿埋。

大声对这帮人喊:“看你们谁敢从我家院子来开道,我就劈了谁。”

吓得王干事和来这测量的人员一溜烟跑了。边跑边说,“这干的是什么活?净得罪人。”

立秋那天,木匠师傅敲响升梁的铜锣。大队长徐其海老伴忙招乎客人,嘴里絮絮叨叨:“三间就三间,三间也盖起来了。”

龙生刚把第一根房梁抬上墙头,下河屯队长徐成本带着王干事又来了, “政策红线不能破,”王干事扬起红头文件,“三间房可以盖,但院子必须退三尺,给村里留路。”

徐其海老伴急得直抹泪:“盖房如娶亲,今儿上梁动土,冲撞了宅神谁担待?”铁蛋放下手中的瓦刀,看见张老三正躲在人群里撇嘴——上个月张老三想占他家半尺地基扩猪圈,被他拦了,这会儿怕是巴不得他院子被切。

徐其海不好出面。他大儿子龙生走到前面:“要留路,就从门前地里面过!”谁敢动我家院子,我就扒他家房子。“吓着王干事又跑了。

新房子上梁是下河屯的大事,来了不少人,上河屯、下河屯的家家户户都来了。

连王主任也舔着脸来了,他老婆带着妹妹周秀兰也来吃喜酒了。徐其海没搭理他,他就和村队长在一个桌子坐下。

陈永胜家老二陈立武穿着母亲绣的青缎马褂,也赶来吃喜酒。他和王主任坐在一桌。席间,王主任心理不痛快,多喝了两杯,拍着陈立武的肩膀:“秀兰这丫头,就服懂规矩的人。你当年在部队带过班,管民兵队正合适。”

公社那条在规划中的门前路始终没修。王主任每天骑着自行车还是走后门。从徐队长家后墙外的土沟过,车轮碾过野苋菜和狗尾巴草,泥浆溅在新砌的石墙上。三年后他升任公社民政局长,换了辆摩托车,下雨天还是得下来推车,车轮陷在泥里时,能听见张老三在自家院里哼梆子戏。

相关文章

  • 河湾

    清晨,山子刚刚吃过早饭,闲着无聊在家摆弄他的那些廉价的小玩具。二胖匆忙的从门外跑进来,进了屋...

  • 河湾

    长悠悠的小径 绕着乡野慢跑 一只只远航的孤舟 送去一份份梦想记号 把成功寄托前方 用信念划桨 迎接欢乐 躲开迷茫 ...

  • 河湾

    那张邮票是个契机 在观察中我意识到了差异 那时一直谨守着我的内核 在追求物质与寻求超脱间 保持着张力的平衡去观察 ...

  • 河湾

    河湾 月亮 滑过密林 山雀化身落叶 我支起篝火 离朝霞 还差一堆枯木

  • 河湾

    那个黄昏 谁在河湾吹响口琴 斗龙河水波澜不惊 岁月静好心亦安然 河湾里的芦苇 在风中摇曳 画风简洁 无限的生机无限...

  • 水彩(19)

    河湾

  • 复古写真 摄影师 贰木纪事

    复古写真 摄影师 贰木纪事 复古写真 摄影师 贰木纪事

  • 周末纪事五

    周末纪事五

  • 鼎典·云兜兜「我与你在家相遇」——郭诚怡然

    ❤️ 2019年11月8日 下午六点 【家访地点】:星河湾九号 【家访对象】:郭诚怡然(可乐) 【家访老师】:红红...

  • 《吴江庚辛纪事》为王元榜所作(简庐日记20180504)

    网络搜索,查得1956年第6期《厂历史研究》曾刊发朱子爽《吴江庚辛纪事与庚癸纪事作者考》,经作者考证,纪事作者为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河湾纪事(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eyi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