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趟开了20年却不载客的列车,也是一趟只有4节车厢却改变了20万患者命运的列车,如今这趟老百姓眼中的“光明号”健康快车即将再度启程,奔向更多贫困白内障患者所在之地,用自己的默默坚守为需要的人们送去光明,给他们带来生活的希望。
据了解,这趟为人们带来光明的健康快车是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专为贫困白内障患者设立的慈善项目,也是由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同管理运营,是一所建在火车上的眼科医院。
作为中国内陆地区的新疆、青海、西藏等地由于高海拔和日照强等原因,白内障成为当地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加之相对贫困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患了白内障却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伴随着他们往往都是模糊不清的生活甚至是再无光明的世界。难道说他们不想治疗吗?显然不是,但病情的加重只能让原本拥有的治疗机会在他们的手中一点点流逝。
既然失去光明的你们过不来,那不畏艰苦的我们就奔过去。登上远行的列车,离开城市的繁华,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医生们从此踏上了出门坐诊的漫漫征途。与医院相比列车上的设备是简陋的,与城市相比轨道上的生活是单调的,但与更多人相比这群医生是伟大的,他们用顽强的毅力坚守了20年,无怨无悔,一路向前。
风餐露宿的工作鲜有人知,治病救人的事迹口口相传。一路的颠簸并不能换来停车后的片刻休息,而停车则意味着真正战斗的开始,因为车站外早就排满了等待治疗的患者,从每一张脸上你都能读出他们对光明的渴望。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主人公保尔的这段话道出了人生价值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同样,这群年轻的医生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伟大。
一趟不载人的专列奔驰在万里铁道线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车上所有人感到光荣与骄傲。在精伊霍铁路伊宁站,面对特地跑来向医生表示感谢的72岁哈萨克族牧民吾热汗·别根,此趟健康快车的医务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医生程湧的脸上透露着喜悦与坚定,正如他所说:“能让病人重见光明,我们很有成就感”。
过些天,这趟被患者亲切称为“光明号”的健康快车又将启程,奔向需要它的下一站,而原本只有一列的健康快车也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增长了3倍,它们用夜以继日的奔驰为更多患者带来生活的希望,用不辞辛劳的坚守将每一位患者平安送达至下一站:“光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