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写这篇文章,这件事情在我心里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一吐而快,要不然“憋得慌。
大学寝室室友F,真的和别人不一样,行为方式也不一样。
一
有一天,你必须踏上征程,在那一片天地自由翱翔。
他,每天至少和家里人打两通电话,早晚各一次,每次必向家里人汇报目前自己的经历,例如,“今天我逛了下超市”、“今天我吃得早饭,花了6元”、“买了一双白色袜子”、“今天我们前两次做实验,老师没来”、“今天我买了很多零食,天气冷了,冻死了,准备进行冬眠”,“今天洗了5元的澡费。”事无巨细,全部都和自己妈妈说一遍,每天这些事情我觉得其实没有必要和她说了,很简单的事,完全没必要,徒增她的担心,担心你的身体健康,何必呢?
再说了,大学了,完全没有必要这样了,早晚就要从母亲的庇护下,飞离开来,过早的学会处理自己身边小事,百利而无一害。
早晚将要从幼鹰变成苍鹰,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这么多年过来了,早从打破蛋壳的那一刻,变成幼鹰,现在只是缺少独立飞翔的能力罢了。旁人已经能够独立起来,自己照顾自己,你也应该这样,无关其他,只在于一个人的态度,意识。
这些像流水账的形式,完全用不到事必躬“亲”,如果真的这样的话,每天发生那么多的事情,箱数蚂蚁那样的事情,每天有很多,难道还要每一天都要那样做吗?很累,真的很累。
二
文化教育的差异
也许是每个家庭受到的文化教育的氛围不一样,每个人 的生活习惯,个人价值观,眼界宽度不一样,因此造就了不同的性格。
有的人喜欢事必躬亲,有的人喜欢默默的把心里的东西藏在心里,就像一只头狼一样,受了伤,嗷嚎几声,独自藏在山洞的深处,静静地舔着身上的伤口,不想被同伴发现,慢慢地等待他们的愈合,只有在遇到实在是遇不到的门槛时,才会向家里的人吐露一声,虽然不能解决事情,但是需要那一种心理的安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