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自己的房子
等我大些的时候,爸妈就从爷爷奶奶的老房子上搬了出来,在村子里分给的宅基地上修了自己的房子。自家房子如何起来的记忆我是完全没有的,但后来邻居修房子的场景我倒是见过。
那时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大人们用黄泥和稻草加水搅拌,然后把成团的泥巴用长方体的木盒压成泥胚,到在居民点的村道两旁,在太阳下暴晒加速硬化,每日淋水防裂,就成了自制的土坯砖。
最热闹的就是起梁的这一天,全村的壮劳力都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把挂着红布的主梁推着竖起来,然后把副梁和承重柱等一干主架统统架起来。来帮忙的人都是不要工钱的,但是若以后他家有此类事,别家也会去帮忙。主人按规矩要给来帮忙的人备一桌好饭,有酒有肉。
傍晚时分,房屋主框架已经架起来了。主人会招呼来帮忙的人围坐在房屋空地上的圆桌边,划拳喝酒,好不热闹。我们孩子也会在这时候分到些些糖果花生和好吃的肉菜。
房屋主架起来后,接下来就要将房屋的墙壁和屋顶搭建起来了。之前晒好的土坯砖这时就派上了用场。用稀泥将土坯砖垒放粘合在一起,垒高到屋顶就成了一面墙。房顶是芨芨草编制好的一大块一大块的草席。搭在横梁上,压好后铺上一层隔水塑料,最后再涂上一层厚厚的泥巴,就可以很好的防风防水了。
我家的房屋就是这样修建起来的,与村庄里其他人家的屋子在格局构造上并无太大区别,显得有些无趣。没有奶奶的老屋那么开阔的前院,也没有那么多有趣的工具房等我去探索。不过好的一点是,村子里和我一般大小的小孩有很多,每天都可以玩的很开心。
关于我家的房屋,三十多年过去我依然记得清晰的画面有那么几个。一个是母亲每天下地干活,无人照料我时,会把我锁在屋子里,儿时的我因为恐惧,把屋子里能够到的东西都砸个乱七八糟,那时我四岁。一个是母亲生妹妹时父亲不在身边,我一个人把领居阿妈和产婆喊到家中帮忙生产,那年,我5岁。还有一个是父亲踩着梯子把几只刚出生就掉出窝的光溜溜的小燕子送回房梁的巢里,我在脚下扶着梯子,抬着头满脸小心翼翼,那年,我6岁。还有,我家窗前好不容易开始结出的一串串葡萄,被领居家馋嘴的小孩偷偷快摘光了,我难过得不行,父亲带我来到后院,一支斜生过来的藤上结着一大串紫红发亮的葡萄,当时的我忽然就不那么难过了。
我一直很奇怪,这些记忆为什么会烙在我脑海里那么深刻,三十几年过去了,依然不能忘怀,明明有些还是很伤感的回忆,现在回忆起来,却感觉它发出柔和的光。
也许,那是爱发出的光吧,让它有了穿越三十多年时空仍然清晰新鲜的魔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