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财主听到尼姑这样一说,心里很是高兴,但是又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不禁愁上心头。
小少爷却很高兴,拉着尼姑说:“姐姐,你穿这身衣服不好看,我带你去买件好看的衣服吧?”
尼姑红了脸,赶紧躲开。李财主看到小少爷很不像话,立刻斥责起来,小少爷觉得委屈,不由得放声大哭。
正在乱成一团的时候,慧云师太来了。她双眼如炬,扫视了众人一眼,众人立刻噤若寒蝉,低下头不敢看她。
慧云师太用手拨弄着佛珠,口中高诵着佛号,对李财主说:“佛门净地,你等留在这里多有不便,请速速离去。我荐你去一个地方,对令公子大有好处,你可以去看看。”
李财主双手合十感谢,带着众人离开了。李财主心想:“这次我家遭到大难,恐怕事情已经传开了,我是先到县衙去报案,让县太爷捉拿盗贼呢?还是先去慧云师太告诉我的地方呢?”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远远地走来了一个叫花子模样的人,他看到李财主大喜过望,原来他是教小少爷的先生。
李财主看到蓬头垢面的先生,不禁悲从中来,对先生说:“真是对不起先生,我家的事连累你了,没有保护好你,我真是罪该万死。”
先生非常伤心,说:“这怎么能怪您呢?分明是天降横祸啊!”
两个人一番伤感后,商量起了后面的行程。李财主把他的想法对先生和盘托出,先生想了想说:“咱们还是听从慧云师太的指点去她所说的地方吧。至于报官嘛,多半是没有用的,上次刘家寨的例子在那儿摆着呢,没必要报官。”
李财主踌躇了一下,还是听从了先生的建议,按照慧云师太的指点来到了一座医馆。这座医馆坐落于群山环绕中,环境清新舒适。医馆里面种着各种奇花异草,仆人们忙碌异常。
李财主找到崔馆主,说明了来意。崔馆主捋着胡须,沉吟良久,对李财主说:“你们既然是慧云师太介绍来的,我就勉强收下令公子。不过我有言在先,令公子能不能吃得了苦,能不能开启慧根,全看他的造化。”
李财主对崔馆主千恩万谢,他很高兴儿子做了崔馆主的徒弟。由于他不敢回李家村,索性带着众人留在了医馆附近。李财主每天让家丁在山上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和草药,他自己则领着先生在这一带做生意,很快李财主又挣了很多钱,比以前更有钱了。
小少爷做了崔馆主的徒弟后日子不太好过。崔馆主对他非常严厉,每天只让他背一句话,背不会不准吃饭睡觉。最让小少爷崩溃的是崔馆主每天都要在蒸笼内给他扎银针,这滋味真是不好受。
小少爷哭着对李财主说:“爹爹咱们回家吧,那蒸笼内太热了,扎银针太疼了,我受不了。”
李财主只好好言相劝:“咱们现在没法回家,等把你先天愚钝的病治好了,咱们就回去。”小少爷流着泪回到崔馆主身边。
过了一段时间,李财主惊讶地发现小少爷变聪明了很多,现在能背很多书了,李财主非常高兴。
小少爷不再抱怨在蒸笼内扎银针了,相反他觉得这是一种享受。小少爷喜欢上了行医,缠着崔馆主教他医术。
这样又过了几年,小少爷学会了很多医术,脑子变得更加灵敏,他非常感激崔馆主。
这天崔馆主叫过小少爷,语重心长地说:“徒儿呀,你来到这里已经五年了。这五年来,你每天辛苦学习,努力钻研,我都看在眼里。现在,我已经治好了你的先天愚钝病,你又学会了一身医术,回去吧。”
小少爷哭着跪下了,对崔馆主说:“师父,我不走,我要一直在这儿陪着您。”
崔馆主哑然一笑,对小少爷说:“你还年轻,你要去拓展你的事业。回去吧,什么时候有空了过来看看我就行了。”
李财主领着小少爷回家了,他的家里由于没有人打扫,庭院早已破败不堪,李财主就找了很多仆人去打扫庭院,收拾房间。
他们回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四邻八乡,当初那些盗贼也都知道了,他们听说李财主比以前更有钱了,立刻商定了时间去偷盗李财主家。
到了约定的日子,盗贼们趁着夜黑风高又来偷盗,只是这次他们没有得逞,全都被官差抓起来了。原来是李财主早就买通了县官,他派了很多官差暗地里保护李财主。
这下李财主高枕无忧了,他给小少爷开了个医馆,让小少爷在医馆里行医。小少爷医术精湛,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受到了大家的爱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