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诗经·文王》有言:“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意思是,要让自己的言行举止,永远跟命数、自然的规律,保持一致,以此来求取更多的福气。
自求多福,其实是一个褒义词,通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求取更多的福气。
老祖宗告诉我们,要自求多“福”。 求的,不是苦,而是福。
可后世的人们,却永远都“自讨苦吃”。求取的,并不是福,而是苦。可见,很多现代人,活得还不如古人通透。
血与泪的教训:人这一生,千万不要自讨苦吃。
02
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都把“苦”放在嘴边,仿佛不吃苦就活不下去一样?
很简单,因为他们都被“苦难哲学”所洗脑了。
老板跟他们说,要吃苦,才能够升职、加薪、赚到钱。未来,才有可能当老板。
你相信这一套?
如果你相信了,那你就被精英、老板PUA了。别人怂恿你吃苦,就是为了榨取你的价值。试想,谁会让你当老板呢?
生产队的牛马,够勤劳了,他们的结局不都是贫穷吗?而生产队的大队长,才是过得最好的。
这说明了什么?
苦难,其实是没有价值的。真正可以给你带来价值的,是你的资源、地位、权势、阶层、实力。
如果苦难有用,那世界首富就不是发射火箭的马斯克,而是生产队的老黄牛。
03
做人啊,唯有摆脱“自讨苦吃”的一套,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很多人到了四五十岁,就黯然神伤,怀疑人生,认为自己白活一场。
为什么他们会怀疑人生呢?
因为他们逐渐意识到,想吃苦,就能吃一辈子的苦,永远没有停下来的那一天。
不说其他的,就说“为了儿孙付出的苦”。
早年,你需要为了子女付出;中年,你需要考虑子女的婚姻(买房买车)之事儿;晚年,你需要成为免费保姆,照顾孙儿。
其他的苦,也是如此。只要你想吃,那你就能吃一辈子,根本不会有甜蜜的那一天。
先苦后甜,只是骗骗普通人的谎言。活在当下,才是很多人所忽略的真相。
当下的甜,才是真的甜。其他的,都是假象。
04
最聪明的活法:及时满足,而不是延迟满足。
有一个心理学概念,延迟满足。
意思是,牺牲当下,而期待未来可以变得更好。将可以在当下满足的事儿,无限期延迟到未来。
举个例子,10岁那年,你明明可以吃冰糖葫芦,但你不吃,非要等30岁的时候再吃。到了30岁,压力山大,再吃冰糖葫芦,也已经没有童年的味道了。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实现梦想也是如此。现在不去实现梦想,等未来再实现梦想,这不是扯吗?
我们常说“享福”。有些时候,所享受的,理应是当下的福气,而不是未来的福气。谁知道,未来有没有福气呢?
就跟“退休年龄”一样,别人一拖再拖,一延再延,难道要等到踏入棺材了,才后悔没有活在当下吗?
05
写到最后
你想吃苦,那你就能吃一辈子的苦。这就是典型的自讨苦吃。
当一个人埋怨当下过得辛苦的时候,他自己应该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活法,出现了问题。
古人跟你说要“自求多福”,而你反过来,要“自讨苦吃”。
到头来,自诩有文化的现代人,活得连古人还不如。这,是不是越活越“回去”了?这,是不是越活越“愚昧”了?
苦,并不是必然的。而甜,才是我们终其一生所要追求的方向。
当下的甜,才是真的甜;而未来的甜,只是别人给你画的大饼。真信了,那就输了。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