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作者: 白开水的幸福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4-02-06 23:51 被阅读0次

《春江花月夜》

1.直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诗。老师板书一个字学生念一个字,然后问学生“这首诗的题目和你们之前学过的古诗的题目有什么不同特点?”明确,这个题目是由五个意象叠加在一起的。复习《天净沙秋思》,在题目前板书:意象群。意象丰富

2.学生初读古诗,分组寻找包含某个意象的诗句,圈点勾画。

3.老师在每个字下板书共几句,问学生“你能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4.分析“月”在全诗中的作用。学生读相关诗句,概括是什么之月,老师板书。

5.理解古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

6.张若虚的月亮与其他诗人的月亮进行对比:张若虚的月亮是一直在变化的,一直在动的。月升月落,串联全诗。

7.迁移概括其他几个意象的变化:春来春去 潮起潮落 花盛花谢 夜临夜尽,新特点——时间顺序、五线串联。

8.分析情感变化起伏和意象的高度融合。板书:情感丰沛、穿越时空。

9.寻找没有出现五个意象的诗句,分析与五个意象的关联。

10.承上启下,要分析具体是如何承上的,又是如何启下的?不能泛泛而谈。考试时不能只写老师教的概念,而是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1.你认为张若虚的心中是一轮什么样的月亮?

12.用“丰”组词,老师点评“丰腴”,介绍唐诗最初的特点。

13.从文化视角解读文本会增加文本的厚度和深度,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

14.在写作和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作文的品位。

1.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读出四言诗的两两节奏,读出韵味,押韵的字读得饱满一点(发音到位、响亮)。

2.由《蒹葭》聊到流行歌曲《在水一方》,让学生朗读,比较古诗和新诗的区别。

3.一读古诗,读节奏(两两停顿);二读古诗,读韵味(注意韵脚);三读古诗,体会重章叠唱,注意反复中变化的地方,让学生分析重章叠唱的好处。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内容把答案说得具体。

4.意象:佳人、伊人,哪个更好?伊人有距离感,有文化韵味,培养学生审美的语感。

5.四读古诗,找隐藏的意象——我。由六个“从”,找到“我”的存在既“我”的执着。从文本出发,从意象出发。

6.“我”和伊人,哪个更美。我:执着专一。伊人:缥缈迷离,可望而不可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最近看大家的运动打卡不如以前积极了,刚放假那几天,几乎每天早上我都是被同学们的运动打卡叫醒的。我心里非常佩服那几个运动打卡积极的同学,比如戴孖萌、王江北、吴重阳、张欣羽等。可是后来因为我们上了一周的网课,再加上天气原因,同学们的打卡热情慢慢减弱了许多。今天我仔细看了一下大家打卡的图片,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居家运动,运动方式是跳绳。可是他们运动的时长却只有区区的一到两分钟左右,跳绳的个数也在100多个左右,根本不符合要求。中考跳绳男生要求1000个,女生要求800个。群里运动打卡的好像只有王江北、贺凯蕊的跳绳个数符合要求,是在认真坚持,其他同学貌似都在应付。接下来到了春节,开启吃喝玩乐模式,估计打卡的热情就更低了。刚放假的时候都是信誓旦旦的要努力学习,要认真打卡,然而那种热情却坚持不了几天。也许这就是我们平平庸庸的原因吧。因为我们总是很善于制定计划,却很少能够认真的执行我们的计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hh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