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哲思简友广场
2篇:孙俪资助向海清/老年人的“回归心理”

2篇:孙俪资助向海清/老年人的“回归心理”

作者: 蝴蝶效应夫人Butterfly | 来源:发表于2020-04-18 11:00 被阅读0次

01孙俪资助向海清

向某某向资助人孙俪不断索要金钱,最终,索要不成,就公开发难。

这件事,就是典型的“边际递减效应”的体现。它说明,同一样东西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和效用会随着它的增加而使得效果递减,越到最后效果越小。

向某某正是这样,一次次频繁张口要钱,同时还接受学校给他的助学贷款。对他而言,只有不断加码的享乐,才能带来快感了。

他写:“不就10天1000吗,1000算什么,在上海就是一件不很名牌的衣服啊,”

“我是大学生啊,又不是捡破烂的,”“你说鞋子,当然要AD和NIKE,我是大学生,还是干部,连鞋子都穿不好的,会被人笑的,”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雪中送炭”的,至少,向某某不值得。毕业后,他在求职上遭遇的“白眼”和挫折,就是社会对他的行为的负反馈。

另一方面,孙俪无奈之下,停止资助,完全没有毛病。因为,各种迹象表明,向某某已经对她的资助产生了依赖性。

02老年人的“回归心理”

宅家的日子对每个人都是考验。红姐经常在群里诉说,以前没注意,这回才发现,母亲终日唠唠叨叨,什么事都看不惯。

尤其闹心的是,她母亲说着说着,就从对眼前事的不满,扯到往事上面,甚至喜欢当众揭短,讲述朋友小时候做过的错事。弄得她难堪不说,母女关心也失和了。

红姐的事儿引起群友的共鸣。

这种过分迷恋往事的现象,心理学上叫做“回归心理”,属于心理上的病态。

老年人由于机体组织出现退化,近期记忆下降,对新事物学习较困难。因此就会对储存在大脑中的往事反复叙述,来填充最近记忆力的不足。

所以,老人的“唠叨”,一是说明他们缺少新知识填充;二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

一般来说,女性的回归心理多于男性。

我给朋友推荐了《生命最后的读书会》,建议她跟母亲一起读完,再视情况而定。

不久,红姐那边传来了好消息。她母亲渐渐对书中人物命运、故事情节产生了浓厚兴趣,对生活琐事也开始用书中看来的内容加以解释。

更可喜的是,老人家还把书中的金句摘抄到本上,说是给红姐当素材用。

红姐的经历,带给我们的启发是:

对老年人而言,不要一提学习新事物,就以为是学习科技知识,或者门槛较高的绘画、书法等。

只要识字的人的都有阅读能力,只要做儿女的花一些心思,引导得当,读书是老年人最容易上手的兴趣方式,也容易产生成就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篇:孙俪资助向海清/老年人的“回归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kz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