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多久呢?也许三千年),在我们祖国中原大地——河南洛阳以南的某个地方,这一天,一名骚年小哥喜滋滋地出门了。
他要去干嘛呢?作为一名单身狗,他要努力脱单啊!
这可是一年一度的重要时刻,春末夏初,草长莺飞。这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在大自然面前,还很渺小脆弱,平均年龄才20来岁,所以他们敬畏自然、敬畏神灵、祈求祖先保佑。
这个时节,有个重要的民俗活动:河里有种叫荇(音同“幸”)菜的水生植物成熟了,各家各户的年轻小姑娘们都会去河边采荇菜,用来敬鬼神、祭祖先。
那么,关键点来了。既然是在河边采摘,天气又开始热起来了,女孩子们自然不会穿得太多,而且还会露胳膊露腿,欢声笑语中,可能还会湿身......
这种时候,骚年们怎么会有心思捕猎?尤其是那些单身狗!他们心照不宣地,把这个日子变成了选媳妇的日子。
我们前面说到的那位骚年小伙子,终于来到了河边。远远地,就瞧见河里的沙洲上,一群渔老鸹(也就是鸬鹚)在呱呱呱地叫着。
对于渔老鸹这种水鸟来说,只要其中有一只发现了鱼,就会马上“呱呱呱”地叫,其他的渔老鸹听到了,都会扑过来围猎。可以想见,现场呱呱呱的声音此起彼伏,该是一副多么热闹的场景。
当然,咱们眼前的这位骚年很清楚,他并不是为了来观看渔老鸹捕鱼的凭实力单身的直男。
他的重点是那些在河里采摘荇菜的姑娘们。
荇菜漂浮在水面上,长长短短,参差不齐。它的根没在水中,牵得很长,像藤曼一样。叶子圆圆的,颜色紫红,直径一寸(约等于3.3厘米)左右,不大。
姑娘们弯着腰,左手捞一下,右手揪一把,腰肢扭来扭去的,体态婀娜多姿。
骚年看得心神荡漾......很快便锁定了一个目标,那是一位他很中意的小美人儿。那感觉也许就是韦小宝第一次看到“花布美人儿”阿珂的感觉......此行不虚啊!
骚年想,这个要是做我的媳妇儿,可就太好啦!可是,该怎么下手呢?可以想见,现场除了这位骚年,也定少不了其他虎视眈眈的狼友。
终是没有得手,骚年落寞地回了家,脑海里一直想着那位姑娘。白天想,晚上想,梦中都想着和那个姑娘在一起。漫漫长夜,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觉。
第二天,骚年又去了河边。幸好,那个姑娘也还在那里采荇菜。
这一次,骚年终于与小美人儿勾搭上了。他们一起约会,一个弹琴,一个敲瑟,琴瑟和鸣,沉浸在恋爱的喜悦里。
最后,两人终于结婚了。结婚仪式上,钟鼓乐器敲起来,乒乒乓乓地,圆满热闹收场。
是的,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诗经》第一篇《关雎》里表达的故事。
它是“周南”地区的民间歌谣,也就是东周都城洛邑(今天的洛阳)以南的地区,是周公的封地。只不过周公在京城辅佐朝政,并没有去封地做国君。
为什么《诗经》的第一篇不是歌功颂德,不是贵族宴享,而是一个爱情故事呢?
《周易》的序卦传里有这样一段话,“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
正是:男女婚姻,人伦之始!
附: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