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赋予了“享乐”另一个名字:“乐趣”。
图片来自网络
享乐虽有助于维持于意识的秩序,却无法在意识中创造新秩序。
有人心情不好,暴饮暴食;
有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安然入梦;
……
但这些只是为了维持平衡的做法,并没有起到创造性的作用。
乐趣具有向前发展的特性,并蕴涵新鲜感和成就感。
相反,乐趣不仅满足了我们个人的需求和欲望,而且有超越也有制约地完成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通过自己的努力,谈好一笔生意;
阅读一本书,发掘出新观点;
……
经历过有乐趣的事,“自我”也有了成长,而我们为此感到高兴而充实。
享乐无需耗费精神能量,但乐趣必须运用高度的注意力。
换言之,享乐可以不花力气,只要大脑特定中枢受到电击或药物的刺激,就能产生享受的快感;但是打网球、看书、读书,若不全神贯注,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毫无乐趣可言。
而在成长的过程中,乐趣慢慢远离了。
原本我们是通过学习而获得成就,从中获得乐趣。但入学后,学习变成了一种必需的任务,一种负担,也许是这样扼杀了我们中大多数人的“乐趣”,掌握新知识那一刹那的喜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