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汉服资源站
汉服——只是万千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并非高不可攀

汉服——只是万千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并非高不可攀

作者: 8d3200e31fa1 | 来源:发表于2017-09-25 11:28 被阅读56次

​汉服这个词,实际在我脑海中积存已久,但我并没有去注意它,因为它与我的生活并不相干,一直到2016年7月11日,我在支付宝-淘宝众筹当中闲逛时,看见了墨明棋妙原创音乐团队发起的十周年汉元素纪念开衫众筹,我当即被其吸引,参与了众筹。

墨明棋妙原创音乐团队十周年汉元素纪念开衫

9月11日,我拿到了上图中的汉元素开衫。(黑色)

这算是我与汉服的相遇。

之后我突然就想起了在我脑海中积存已久的这个词汇,我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了“汉服”,开始了解有关汉服的信息。

汉服,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始于三皇五帝时期,定型于周,统一于秦,兴盛于汉,“变”于五胡十六国,毁于清,复兴于当代。

这是我个人对汉服的一个大概历程理解。

9月21日,我在淘宝网店重回汉唐购买的汉服到达我手中,这是我人生中第一套汉服。

重回汉唐汉服店“虹玉”交领襦裙

这是一套交领箭袖襦裙。

我在QQ上以“汉服”为关键词搜索附近的群加入了两个汉服群。

随后我在群中得知了第四届西塘汉服文化周的消息。

10月30日,适逢厂里放假,因为现今居住的地方离西塘并不远,我便自行驾驶电动车前往了西塘。

11月30日,我托友人帮忙购买的第二套汉服,短褐到手,同时购买的还有一套中衣。

重回汉唐汉服店“怀古”短褐

今年1月1日,元旦。

我奔赴杭州,参与了由同袍高卓和已歌发起的元旦小聚。

自我正式接触汉服已来,已三月有余。

这期间我前后购买了三套汉服、一件汉元素开衫、一套中衣、两个汉元素单肩包;参与了第四届西塘汉服文化周及同袍间的小聚。

元旦从杭州回来后,我脑海中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说一说我个人与汉服结识这段时间以来的心路历程。

刚好要写个人见解的时候,耳机里响起了《汉服青史》,一千多首歌曲,随机播放,算是巧合吧。

提到汉服,就不得不提起我不想在这篇文章中提起的一个词汇:文化复兴。

在我最开始接触汉服以前,我百度“汉服”二字,除了汉服的基本信息,连同一起搜索出来的还有“汉服复兴运动”,在与汉服有关的信息中,我看到很多人围绕着汉服展开的激烈争论。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

这是汉服复兴者的一句口号,在我接触汉服之前,我的内心一直无法平复。

承载了汉文化和中华数千年历史沉淀的汉服,于我而言,太过于沉重。

真的穿上汉服,就要背负起复兴的责任?

难道只是单纯的热爱不行吗?

在忐忑、紧张和担忧的心情中,我试探着向附近的两个QQ群发送了入群申请。

这种无形间形成的压力,让我加入群后,不敢开言,默默的在群里看其余人聊天交流,一直到我决定购买第一套汉服,决定去西塘参与汉服文化周。

今日,我可以告诉同当时的我有同样担忧的朋友,你只要热爱汉服,就可以穿上他。

我从来没去考虑过“复兴”这么伟大的事,我觉得这不是我能做到的,我只是凭着对他的热爱,想要试着多了解他一点。

在我个人看来,汉服等同于一项兴趣爱好,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朋友。

如果将所有的兴趣爱好都划分为一个个圈,那汉服无疑也是一个圈,就暂且称作汉服圈。

如同其他圈子一样,汉服圈内聚集了众多同样喜爱汉服的人。

三个月前,我是个圈外人,无意间得知这个圈,小心翼翼地接近。

而今,我是个圈内人,我在尽我所能,让人了解这个圈。

进入这个圈,让汉服进入自己的生活,才发现汉服并非这么“高不可攀”。

在这个圈内待久了,发现大家的心愿也都差不多。

我们身着汉服,只是希望被人理解、接受、认可。

不是为了回到汉唐,不是为了强制少数民族也穿汉服,只为了能延续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服饰。

这里的理解、接受和认可也仅仅只局限于所有人都知道“汉服”这个概念,我们身着汉服上街不会再被视为“异类”、“非主流”,不会被认为是外国人。

这一点,可以参照如今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的情况。

当代的汉服复兴运动始于2002年,但更为人所知的是2003年11月22日,河南郑州一名电力工人王乐天身着汉服走上街头,由此揭开当代汉服复兴运动的大序幕。

如今汉服越来越为人所知,早些年有身着汉服参加武术比赛、空姐身着汉服面试等相关新闻报导,而后有方文山、周杰伦联手创建汉服文化周、徐娇身着汉服旅游,在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也能看到很多同袍上传作品,跳舞、逛街或者是弹古筝、琵琶等。

但是在我看来,如今的汉服圈甚至是汉服复兴运动或多或少有些病态。

汉服复兴运动被众多圈外人理解成为对少数民族的排斥,会造成民族分裂。

诚然,有众多人对汉服产生误解并由此反对汉服是因为一些“汉服黑”恶意引导舆论走向。

但是,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我们汉服复兴者的原因。

看过许多同袍们写的文案,一直都在注重提及文化复兴这个词汇。

是的,汉服经由数千年前而来,这份文化底蕴,应当让人正视、严肃对待。

也正是因为历史传承的原因,汉服给予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

作为一名在圈外观望的人,随处可见的“华夏复兴,衣冠先行”类似的口号让人不自觉的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压力,似乎一出什么差错,自己便会成为千古罪人,赶紧趁还没有涉足之前避而远之。

提起汉服,就不得不提历史,提起历史,就不得不提元明清,提起元明清,就不得不...

历史成为过去,有些历史应当铭记,但不能因为过去而束缚住我们前行的脚步。

反满应当只在当时进行,而不是大民族统一的现在。

是的,正是因为这样的病态,让众多人对汉服不理解甚至反对。

怎么样才算是一名真正的汉服复兴者?华夏复兴的主要方向到底是传统文化还是衣服?

这些我无意再深究,因为,扪心自问,我不算是一名汉服复兴者。

如同上文所说,

对于汉服,我将其视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三个月以来,我能察觉到自身内心心态的变化。

从一开始只敢在群里和同袍们交流,只敢在家里身着汉服。

到我穿着襦裙骑着电动车接近三十公里路程去到西塘参与这盛大的活动。

到我穿着短褐乘坐高铁去到杭州,和更多的同袍们见面聚会。

我独自完成了我从前不敢独自去完成的事。

虽然,还是会纠结、会担忧、会害怕。

但我已经敢于向人展现真实的自己。

因为汉服,我才有足够的勇气摆脱现实的各种条条框框向自己喜欢的女孩表达心意,虽然并没有成功。

因为汉服,我才能走出过去种种生活带给我的阴影,我才能真实的做自己。

汉服于我的意义,不言而喻。

汉服,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位朋友。

如今,我身着汉服逛街、逛商场,当有人问起时,我愿意告诉他这是汉服。

我会告诉他们,这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但无论你是不是汉族,只要你喜欢,就可以穿。

若是他愿意和我深入探讨一下,我也愿意将我所知倾囊相授。

我会告诉他,

做最好的自己,最真实的自己有什么不好,为什么非要在意别人怎么看。

我是加乌乔然,我热爱汉服,如同热爱文字和音乐。

我将其视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位老朋友。

我在浙江-嘉兴-平湖。

一切始于热爱,但不会终于热爱。

PS:因为个人能力有限,文章写得很乱,希望各位朋友能看懂我通过文章想要表达的吧,有时间我会重新整理再写一篇,最后,送一首音乐给大家。

big up 咆哮 - 尚雯婕

杭州玉皇山同袍聚会

并附上我个人的照片一张,感谢同袍月光把我拍得这么帅。

祝各位2017年心想事成,完成自己定下的所有小目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服——只是万千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并非高不可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br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