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00准时起床,开始整理昨晚的讲座新闻稿,虽然已经不是新闻,但我依然愿意称之为新闻稿,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的确是新闻。“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昨晚就开始收集“观后感”,十个班上交的作业,我一个一个找,一篇一篇选。真的感觉自己已经够辛苦够认真了,选择的稿子也挺不错了。

因为一个孩子的“观后感”书写不规范,我又打电话让他重新誊写一遍,发过来后依然不行,我又联系去年的优秀毕业生王语菲帮忙誊写了一次,这次肯定是没问题了,心中窃喜。又选择了几篇是拍照不全,所以又通过钉钉一一打电话联系,然后获取照片。到了这里我也真的感觉自己为了这篇稿子付出的太多了,以前从来没有这么麻烦过。

等我一遍又遍地聆听讲座,一会快进一会后退一会重复一会暂停,反反复复,终于把自己的新闻稿整理完了。可是学生们的七篇稿子刚提交就被否定了,原因很简单,有错别字无法修改!是啊,多么简单的道理,错别字肯定要杜绝的,这也说明自己并没有太过认真一个一个字审查他们稿子,自我批评一次!

下午学校中层会又和王校长及学校外宣部张主任商量探讨,最终决定让孩子们整理电子稿,说实话真有点难度,因为七个孩子作业那么多,其中两个孩子都自己写过两次了。所以我就第一时间想到了曾经的另一个毕业生,也是伊川国学会副会长孙军杰的女儿璘璘。她是一个特别负责任的女孩,也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所以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一听说我的想法,她的妈妈欣然接受,还感谢我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这就是素质啊!不过我交给她了五篇,因为其中一篇错别字多,让她自己誊写;另一篇下午才提交,比较晚。时间过得很快,璘璘任务完成的也不错,转发给我后没有一处错误,太棒了!感谢她她也是谦虚,还说是她的荣幸,这就是教养!

已经出现错别字的那个孩子这次依然如此,哈哈,我也是醉了,发现错误订正了一遍,如今又出错便订正了第二遍,可谁会想到在整理电子稿时又多处出错,也特别是“规矩”的“矩”,多处都写成了“距”。然后我是再次联系她,还惩罚她给错误处抄写十遍。她回复“Yes,sir ”,然后还真的给我传了一份订正,相信以后再也不会出错了吧!

等到所有的稿子都尘埃落定,张主任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整理了临时文件让我查看,我又和王校长沟通,然后又和张主任沟通良久,终于定稿发表。就这么一件事情,真的只有参加了才会懂得这其间的辛酸!想想那些幕后工作者该是多么的辛苦啊!真心地向张主任说声:辛苦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第一、自我感觉比较辛苦,其实比我辛苦的大有人在;第二、审核时不够认真,不能做到精益求精;第三、沟通不到位,导致公众号迟迟发不出去;第四、我不敢保证以后没有错别字,我只能说必须和学生们一起努力告别错别字,或者最大限度地减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