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我一点都没有觉得孤单呀,相反,我很享受一个人的日子,我可以做喜欢的事,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生长,没有一点约束……

曾经我也是一个有“很多朋友”的人,总有一些人愿意和我来往,每个周末也少不了“应付”,一周七天基本两三天在ktv或者酒吧。一年下来,感觉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多,和别人聊天,经常说我哥们怎么样怎么样。结果,一年之后,自己的胃被喝坏了。
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我觉得大学不该是这个样子的,我没必要去应付那么多的酒场,我没必要去讨好别人。我这么想,也这么做了,慢慢地淡出了酒场,以忙碌之名一直推脱,慢慢地我也淡出了“朋友”的视线,越来越少有人联系我了。但是这些很少联系,但依然肯帮忙,偶尔约个小饭,打个视频或者电话聊会天的朋友,并且一直帮助我的人,我一直记得,他们是时间洗礼以后陪伴在我左右的人。
很少参加聚会后,我有了大量的时间能够自由支配,所以我读了很多的书,有散文、小说、传记等等,我最喜欢的便是传记了,我每读一本,就觉得自己经历了一次人生,对于我来说是十分宝贵的。我在后来闭关的日子里,这些给我我很大的帮助,让我能够明白,我目前所做的事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又是需要剔除的,这些书本知识让我不断的改正我自己,让我勇敢的前行,并探索正确的方向。
我越来越喜欢一个人的时光了,同时,也慢慢的有了自己的交友准则:一、不和忘恩负义的人做朋友;二、不和自私自利的人做朋友;三、不和轻易触碰道德底线的人做朋友;四、不和不尊重别人的人做朋友;五、不和讨厌我的人做朋友。所以,我的朋友圈是越来越小,我的朋友也越来越少。慢慢地,我剔除了一些朋友,他们终究也在我的生命中消失了,无影无踪。电话没了、短信没了、qq和微信的消息没了,我也曾十分难过,质疑我这个决定是否正确,但是时间给了我答案。

现在我读大三,依然边在人生路上走着边在遗忘一些朋友,失去一些朋友,但我知道,这是我成长的必经之事,无法避免。
一个人的日子里,坚持六点三十起床,早上吃一碗兰州拉面,有课的时候去上课,没课的时候去图书馆看想看的书,中午想回宿舍了就去宿舍躺会,不想回宿舍了,就在图书馆眯会儿,下午留点时间独处。晚上九点五十准时从图书馆出来,去操场跑两圈,然后回去打热水,洗脸、洗脚,再看会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听会音乐。到晚上十一点钟睡觉。一天忙碌,一天也充实。

我一个人很好,没有负担,没有累赘,大学的最后一年多,我会做最好的自己,谢谢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