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母亲节,让我想起小时候跟母亲相处的日子。在家里我是老大。从小都是我做的事多,不但要照顾弟妹还要帮忙干活。
记得还是很小的时候,那些早上每当母亲要去山上砍柴,总是会丢一大堆的衣服和事要我去做,临走前,母亲总是喜欢说了这个事,又说那个事,然后怕我记不住,又要再说一遍。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一听到她一连串吩咐的事情,我的脑袋就像塞了一团浆糊,既听不进去,也不知道去记。可她一点儿也不知情,继续巴拉巴拉的说个不停,直到走出很远,还不时回过头来再叮嘱一声。
每到这时,我总是记得了前一句忘记了下一句,跟在他的屁股后面,然后站在屋后看她渐渐走远的身影和慢慢消失的声音,脑子空空,又莫名紧张,总会崩溃的大哭。
后来,我不哭了,目送母亲远去的身影,气哼哼的在嘴里不停地骂她老乞婆。当然我不敢大声说了,只有在她走远了的时候,差不多听不到了,才会张嘴不停的骂。
那时候我大概只有六七岁吧,家里大部分家务活都是我包了,大到洗衣服,扒猪草,挑水、带弟弟妹妹喂猪食,小到扫地、折衣服、洗碗、烧火。每天都忙个不停。偶尔一不小心就要挨打挨骂,当妈妈的出气筒。不过还好,稍微大了一点的时候,我就非常的懂事了。或许我是目睹了母亲的辛苦,后来生产队开始实承包责任制后,干活我总是跟母亲一起出去,我做事也挺能干,我一个小孩,每天清晨4:00跟母亲一起去秧田扯秧,使完秧,然后又要跟母亲一起去田里插秧莳田。我插的秧还挺整齐的,间隔比较均匀。路过的人都夸我,竖起了大拇指。说我做事有模有样。
其实无论做什么我都是很能干,时间一久,我成了邻居嘴里“别人家的孩子”。
或许是小时候太过于懂事吧,长大后我就有些变了。或许我的巨变,母亲有些不适应,她的骂功越来越强,我的逆反心理可能也就越来越抵触,或许就是从那时候起,我跟母亲不是那么亲了。
但时光如梭,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母亲老了,我也成人了。
如今我也成了母亲,我希望我不会用母亲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女儿。但是在事实面前,我一个人带两个小孩,家里家外还要工作,哪里会有多少的好心情,多少的耐心来消磨呢?
或许女人就是那样的命,一旦遇到一个不靠谱的男人,一旦要用女人柔弱的肩承担起全部的责任,即便是再软弱的女人,也会变成了一个女汉纸和杀气很重的人。在面对同样弱小无助的小孩,除了短暂的唏嘘,更多的是无处发泄的愤慨,和那无法言说的焦急、焦虑。
或许坏脾气就是这样来的。生小孩之前,我也想过要好好的对自己的小孩,不要用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可是,小孩的很多坏习惯不是我的耐心与讲道理,所能改变的时候,便是挑战我的耐心的极限的时候。加上嫁了一个无能又无聊的男人,心里的怨气无处发泄,小孩的缺点成了我的发泄之口。
其实很多时候我的愤怒不只是针对小孩,而是向生活发出无法明言的愤慨,痛苦极致的人生,如何才能让我轻松的做出来?但愿我的愤怒,没有伤及到小孩。如果有,那我的伤,谁来为我解怀?因为我也是无奈的。
母亲节这一天,我祝我的母亲节日快乐,也在心里为自己祝贺。别人的关怀与否,又有什么可以干扰到我为自己寻找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