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过十五,但就上班的节奏来看年算是基本过完了,下周生活要步入正轨,正式上班了,小城托蒙古族和藏族同胞的福气,恰逢蒙藏族同胞的祭火节和藏历新年,占光又多休息了两天,昨天正常上班、今天又逢周末休息一天、实现了上一休一的梦想,明天要正式开启打工人的生活了。
忙碌的一天、早晨起来吃完早饭、洗完澡收拾好,参加了对门家小孩的百岁宴,吃完饭下午紧接着又去了朋友家拜年。朋友家种了温室大棚,一是由于吃的有点饱,想助消化,二是作为一个长期在办公室伏案工作的人,非常想要感谢体力劳动,跟朋友主动提出要下大棚帮忙下地干活,陪盆友一起下大盆挖蒜苗,边摘边吃小西红柿,感受田园生活,感觉棒极了。
晚上从朋友家出来,吃完晚饭,去看了大火的贺岁档李焕英,想看很久了,但因为过年行程太满,一直没有抽出时间,今天终于得空,再不看恐怕只能等下映在电视上看了,难免会有点遗憾,于是牺牲吃晚饭的时间,跑去看了电影。整部剧确实如同宣传的一样好看,是年度好片,值得一看,上映七天票房突破三十亿,也是有其原因的。首先:影片的主题主要是围绕亲情及母亲的角色展开,主题是对于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的,这一点就决定了观影受众广;其次,亲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越是真实质朴的感情,越能打动人心,开头搞笑居多,但结尾真的是赚足泪点,有多少人能够感同身受,看到母亲搭车那一幕,回归现实,我的母亲和李焕英一样,从来舍不得去打车,有时甚至会用走路代替公交。一个简单而又朴实的人物形象,塑造了千千万万观众中母亲的共同特征,每一个都牵动人心。
随着我慢慢长大,从上大学起就开始变得恋家起来,上班后对家的依赖感更加强烈,虽然我没有离开家工作生活,但结婚后回父母身边的日子也是少之又少,随着他们的一天天老去,内心更是百感交集,尤其适逢中秋等节日以及年关,能回到父母身边才算过年,总觉得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自己的小家是自由些,确缺乏了父母在的温暖,我想着也是为什么中国人都有返乡过年得情节吧,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的意义就在于回到父母和老人身边,享受家人团聚的幸福感。
正如最近大火的描述子女与父母关系的那句现实而又扎心的那句:“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我们没有时光机,做不到像贾晓玲一样回到过去帮妈妈改写人生,但只要我们陪在妈妈身边帮她刷碗洗筷唠唠家常,她们也能高兴半天,虽然家里不只我一个孩子,但每次回家里爸妈都能高兴好久。所以,无论你身处何方,年纪多大,只要父母健在,记得常回家看看,老人最需要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