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像个皮球一样被他们踢来踢去”这个比喻让我感触很深。如何不让自己成为那个“球”?如果再回到那些场景中,我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办,鼹鼠小姐提问道。
你要明确自己的底线。
因为在沟通中,所有人都在试探。先让自己沉一下(看是否真的如自己所想),然后在保全自己的同时,告知对方你的底线。如果是亲密关系里的对方,你可以直接表达。如果是长辈(这个时候你总是寄希望于他。相信你听到的那些话也不是一次性出现的,是一次次累积起来的),不要怼对方(因为这样会对你更加不利),你可以用半开玩笑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立场,但不要违心,不要为了顾全大局,承诺你做不到的事。
你有很强的洞察力。他没有带你融入他的家庭,所以你一直都觉得自己被排斥在外,因为他自己都没有融进去,他对自己的家人都有距离感。
婚前他父母能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召集到家里来劝他不要选择你,证明他父母也没有尊重过他,因为采用这种类似压制和强迫的方式,其实会让儿子很没面子。
我们不能避免遇到这种类型的家庭,但婚前应该多去了解他的家庭:不是他家有多少钱,而是去了解他父母的关系,他和他父母的关系,他的家庭氛围是怎样的。两段感情真的需要间隔一段时间(鼹鼠小姐还是第一次见到苍鹭如此感叹)。
他会传达给你“家里有人说你抓花了我的脸,春节自然没脸来港城”,那一刻,他有没有维护你?或者说,他有没有替你去解释?他维护你,就是在维护这段婚姻,甚至是在维护自己。(啊,鼹鼠小姐诧异道:就像之前的“他们不接纳你,就是在不接纳他”)
最后他总结说自己的问题是“过度冷静”,他会用冷静这个词,而不是你感受到的冷漠。因为你抓狂地逼问(结果与你想要的相去甚远)、急切地道歉,让他在误读了你的同时,更认定了都是你的错,因为那个时候他确实“在冷静”。你的道歉很模糊,而且是在全盘道歉(你可以为自己的动手道歉,但你不该为自己的愤怒道歉,因为他的回避和冷漠惹怒了你),但你内心不服,所以他才觉得你的道歉不够真诚。
甚至他会觉得他受到的伤害(压力)比你大多了,你那点算什么。如果你不那么急切,也许他能从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走出来一些(这是他相比“逃跑”更为熟悉的状态,所以当时的你才会觉得进退两难),去感知一下你的感受。如果他想改变,在过程中甚至可以求助与你;如果他不想改变,或者真的无法改变,那他就不适合你(看来,两个人都需要改变才行,他不觉得自己…拉开了这么久,我也已经不想再回到过去那个状态里了,很痛苦,鼹鼠小姐补充道)
他认为一旦出现分歧(或者什么)就应该放在那里,他的这种处理方式还是在逃避,不但不能解决问题,问题也不会消失,会一直留在心里。
曾经负重前行,被自责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自己,那个时候只能在微信里拼命检讨、病急乱投医般地到处抓救命稻草。而今回看,真的第一次为自己感到心酸又心疼(是不是有些觉得自己被欺负了,鼹鼠小姐想到苍鹭的这句话)。鼹鼠小姐这种撞了南墙都不回头的人,曾经一次次丢失了自己,但真正到了那一天,却比任何人都更清澈、更释然,因为不再有遗憾。
走出咨询室的大门,一排排火红的灯笼映入眼帘。鼹鼠小姐感受着北平冬天特有的冷冽,从点心匣子里挑出一块自己最喜欢的萨其马,心满意足地大口一咬。想起莫言先生那句“年轻的时候,爱上什么都不为过;成熟了,放弃什么都能理解”,新年快乐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