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重庆理工大学
是简单的作弊?还是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天才枪手》

是简单的作弊?还是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天才枪手》

作者: 於潜 | 来源:发表于2018-01-30 15:07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一个不爱看剧的大学生来说,完整地看完《天才枪手》这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泰国电影实属不易。这部非国语的电影却让我思考人生,有所感慨。

泰国电影《天才枪手》于10月13日在内地上映,它超两亿的票房,打破了泰国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纪录。电影表现了与国内校园青春片不一样的题材和风格,把几个中学生的考试作弊事件拍成了一部带有悬疑、谍战元素的影片。

节奏紧凑的故事编排、时时变换的主客观镜头以及倒叙的拍摄手法,这些服务主题的电影语言让人津津乐道,并勾起了人们共同的青春校园记忆。但目眩神迷的感官刺激后,这部电影表现的主题,即在考试作弊的表象背后要告诉观众的社会现状,更值得我们回味反思。

影片是根据2014年涉案范围广大的SAT亚洲跨国考试作弊事件创编的。2014年的亚洲考场上传出考生利用时差用手机泄题的作弊案,最初涉案范围在韩国等东亚考生中,继而扩大至包括泰国在内的东南亚国家考生。

在全片中,展现老师和学校的篇幅并不多,但是其影响却贯穿全片。“老师”的影响为琳决定当枪手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数学老师用补习的试卷作为考试试卷,表面上学生考试成绩上去了,实则则是老师忘记了作为一个教师本该负的责任。而学校则是以收取风险金为由,为学校牟取暴利。老师与学校的这种行为也促使了女主人公琳变本加厉地通过帮他人作弊来赚钱。而影片中的男主人公班克和琳一样具有学习天赋,班克出场时耳机里听得歌曲是《魔笛:第十四号夜后咏叹曲》第二幕:复仇之火在地狱里燃烧。配合母亲驼背洗衣服的场面,以及手机歌单的一个特写,衬托了班克家境的贫寒,预示着人物的结局也与片尾班克黑化复仇的情节相呼应。班克的“黑化”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自暴自弃,具有对社会的报复性,他的遭遇和转变令人同情也更令人震撼。他的悲剧使人看到,贫穷和不公才是产生惊人作弊案的最深层最真正的社会原因。

琳到最后看见黑化的班克不仅反思自己,主动承认错误,而且立志成为人民教师。在反映班克和琳以及众人作弊的反面教材后,我想影片的结尾才是导演真正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正能量,而不是影片前面所述的学生如何作弊这个反面教材。由此可见,导演是在抨击当下的教育现状与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对小人物的同情。

《天才枪手》这部成功的泰国影片,反映了泰国对人性以及社会价值观的揭露与探讨这一特色。众所周知,泰国有许多优秀的广告片和影片,他们的特色对我国的校园青春片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文/何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简单的作弊?还是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天才枪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dc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