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瓦镇的西边,沉睡着一片寂静的枯湖。湖底的碎陶片,如同被岁月遗忘的星辰,密密麻麻地铺陈着。老木匠陈阿爹说,这是百年前沉了的陶窑,窑火熄灭的那一刻,连湖水都仿佛失去了生机,就此沉睡。
陈阿爹的木匠手艺,传承自祖辈,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他刨下的木屑,能变成翩翩起舞的蝴蝶;随意堆砌的碎料,转眼就能化作精巧的小房子。每日,他都会在湖边的老槐树下,专注地做着木工活。木屑如雪般飘落,轻盈地落入湖中,渐渐地,将那些灰暗的陶片覆盖,宛如一座闪耀的银山。
某个霜降时节,陈阿爹在芦苇丛中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白鹭。它的翅膀上插着半截生锈的箭簇,殷红的血珠滴落在枯叶上,刺痛了陈阿爹的心。“老伙计,疼吧?”陈阿爹轻声呢喃,用刨刀削出一根柳木簪,小心翼翼地挑出箭簇,又撕下自己半幅袖口为白鹭包扎伤口。白鹭歪着头,轻轻地啄了啄他的手心,仿佛在表达感激之情。
当晚,月光如水,陈阿爹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里,白鹭衔着一片金箔似的鱼鳞,引领着他走向湖中心。原本沉寂的湖底,那座百年陶窑突然光芒大盛,窑门缓缓打开,里面整齐地码放着百只木舟,每只船身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展翅白鹭。
第二天清晨,大雾弥漫。陈阿爹被一阵水声惊醒,跑到湖边一看,奇迹发生了!原本干涸的湖底,竟涌起了清澈的湖水,那些被木屑覆盖的陶片,在水中闪烁着微光,如同撒落的繁星。更令人惊奇的是,湖心漂浮着一只小木船,与他梦中所见一模一样,船头站立着那只白鹭,正朝着他点头致意。
从那以后,陈阿爹常常划着木船,往湖里撒木屑。他发现,木屑落在陶片上,湖水就会变得更加碧绿,枯死的芦苇根也开始萌发新芽。村里的孩子们好奇地跟在他身后,看见他对着水面轻声说话,仿佛在与老窑里的匠人亲切交谈:“你看这松木屑,能滋养芦苇;柏木屑沉得慢,正好给游鱼搭建乘凉的棚子。”
有一次,暴雨冲垮了村口的石桥,陈阿爹正为运送石料发愁。没想到,第二天清晨,木船里竟堆满了方方正正的石板,每块石板上都刻着展翅的白鹭,与他梦中陶窑木舟上的花纹如出一辙。
随着时间的推移,枯湖彻底焕发生机。春天,白鹭叼来菱角种子;夏天,荷叶托着晶莹的露珠;秋天,渔人一网下去,便能收获半筐银鱼;冬天,皑皑白雪落入湖中,竟化作温暖的温泉。镇上的老人们都说这是陈阿爹积来的福气,可陈阿爹心里明白,这是湖里的老窑在报恩。
那年腊月廿三,陈阿爹又一次梦见白鹭引领他进入陶窑。窑壁上画满了匠人制陶的图画,最后一幅画中,一个小木匠正在往湖里撒木屑,窑神面带微笑地注视着他。
陈阿爹活到九十九岁高龄,临终前,他让孙子将自己的刨子、墨斗都放进木船。“替爷爷告诉湖里的老伙计,往后换你们照看这片水了。”他离世的那个夜晚,湖面升起绚丽的七彩光芒,木船载着工具缓缓沉入湖底。那些曾被他修补过的陶片,一片片浮上水面,在水面拼成了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如今的木心湖,湖水清澈如镜,能清晰地倒映出天上的云朵。常有游客看见湖心漂浮着一片木屑做成的小船,船上立着一只不怕人的白鹭。若你仔细端详,会发现船帮上刻着极小极小的字,就像老木匠当年留在家具上的暗纹。那是一句无人能懂的话,却能让每个见过的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仿佛置身于晒过太阳的木屑堆中,宁静而美好。
湖边的老槐树依旧挺立,每年春天,都会飘落纷纷扬扬的木屑。人们说,那是陈阿爹托春风送来的问候,询问湖水是否依旧清亮,白鹭是否安好。而湖底的老窑始终保持着沉默,只有那些在水中游动的鱼群知道,有些故事,就像沉在湖底的陶片,看似被岁月尘封,却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清晨,随着粼粼波光,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诉说着那段跨越时空的匠心传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