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结构性思维四大原则
【中心主题】
首先,从思维和读书笔记两个点切入进行中心主题的构想,由思维联想到了大脑,由读书笔记联想到看书的场景,于是将两者结合构造了一个大脑的卡通形象在读书的画面。
其次,结构性思维可以帮住我们梳理逻辑和规律,看清问题的本质,简单的说就是可以帮住我们把脑子里的事情整理清楚,于是在大脑的上部加入了混乱的线条变成有条理的画面。
再次,通过颜色的渐变,色差,以及阴影的处理让书更有立体感。
【分支介绍】
1、第一分支目的,结构性思维的四大原则是顺应大脑自然的思考和记忆规律的。
2、第二分支:原则1,结论先行
在信息复杂、时间紧迫和受众需要这三种情况下,最终的目标一定要放在前面说。
3、第三分支:原则2,分类清楚
分类清楚看似简单,但其实是思维是否清晰、是否有结构的重要体现。在这个分支,从原文、释义、实质三个方面解读了MECE法则,MECE的实质是2个不,不重叠、不遗漏。为了突出重要性,对实质部分进行了插图处理。
4、第四分支:原则3,排序逻辑
依据分类清楚将整体分成很多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部分后,哪个放在前,哪个放在后就成了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这个分支提炼出排序的标准是要符合思维的逻辑。通过排序类型的举例,进一步阐述了什么是所谓的 符合逻辑标准。
5、第五分支:原则4,上下对应
上下对应也是有知识、有逻辑的重要体现。说的明白一点就是,如果事实和理由能够上下对应,那么听众就更容易接纳。在这个分支整理了如果做到上下对应?
首先,顺应大脑的自然思考,罗列出上下对应的知识或内容,然后站在受众的角度反过来思考:“这样关系对应吗?”如果能,那么论证就是严谨的,如果不能,那么我们再看哪里缺失或是不足,如此上下反复交替思考,最终确保上下对应。
【亮点】
关键节点用图像来连接,突出要表达的重点
例如:第三分支的“MECE”,第四分支的“时钟图案”,第五分支的“顺势而下,逆流而上”
【可提升点】
1、主干分支的文字可以再大一些,更醒目;
2、第三分支,不重叠和不遗漏的图像可以单独放在一根线条上,更突出。
【学习点】
1、在丽琼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的修改这张图的逻辑,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传统线性思维对我的影响力还是很根深蒂固的,在不断的修改图的过程中,我也在慢慢体会拓宽自己思维的边界痛与乐,越发的爱上了思考的过程。
2、思维导图是要尽可能的精炼,简化,但是永远要记得“利他视角”。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我曾经为了追求逻辑关系的对等而把关键词高度精炼了,从而增加了抽象程度,很感谢丽琼老师及时的给予反馈指导,把我带回到绘制思维导图的出发点。
3、认真的对待每一次思考和绘制的过程, 所有亲自踩过的坑都是金灿灿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