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六零年代生人关于电影的记忆碎片

作者: 飞花似梦之飞花似梦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15:28 被阅读105次

文/郑艺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一个六零年代生人关于电影的记忆碎片

  电影于我来说,不单单是故事、娱乐或者消遣,更多的是记忆,是怀旧,是童年少年时候亲密的伙伴,甚至,是我成长的导师。

        这些年参加各类同学聚会,总会有人兴致勃勃地回忆起三十年前我带着他(她)们蹭电影看的往事。

一个六零年代生人关于电影的记忆碎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在农村里是有电影放映队每月一次巡回放映露天电影的,免费,于是,全村男女老少都像过节似的高兴,早早的就拿上椅子占好位置去了。而城里人反而不那么幸运了,要看电影必须花钱到电影院买票。那时候,到电影院看电影还真算得上是高档的消费和娱乐了,所以,一张电影票虽然只要两、三毛钱,但普通家庭的孩子要想看场电影,也是要攒上一阵子钱的,或者只有学校组织看电影了,才敢向家长伸手要钱呢。

  相比之下,我在别人眼里就是相当幸福的了,那时,父亲在电影院当负责人,我的家就住在电影院楼上,看电影就是随时的事儿,惹的同学们那是相当的眼馋。架不住好伙伴的央求,我时不时的就会瞒着爸爸,以到家里做作业的名义,悄悄地带上几个同学溜进影院,欢天喜地看白电影。那些影院工作人员叔叔阿姨们都喜欢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举动现在看来,还就是"坑爹"的行为,可当时不觉得呀,还乐此不疲地带进带出一拨又一拨的同学。那时,同学们迷恋一切跟电影有关的东西,比如电影海报、电影胶片、幻灯片等等,一段短短的废旧电影胶片,就能让孩子兴奋不已,而我总是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这些,周围也因此常常聚焦着不少的同学,小时候的我也就众星捧月的像个公主一样的骄傲着。

一个六零年代生人关于电影的记忆碎片

  那时候,我们也追星,狂热的程度一点不输给现在的各种粉丝们,只是我们追的常常是电影中的英雄人物。那时的很多影片,现在看来都是经典,百看不厌,难以忘怀,那些影片和剧中人物,至今回味起来,还是那么亲切,那么让人激动:"英雄儿女"、"烈火中永生"、"红日"、"难忘的战斗"、"林海雪原"、"党的女儿"、"创业"、"保密局的枪声"、"钢铁战士"、"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霓虹灯下的哨兵"……,这些电影中的主人公,或是有着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或是有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或是对工作对职责的极端负责,他们临危不惧、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精忠报国、英勇顽强、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红灯记》中铁梅有一句话,"做事要做这样的事,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在我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形成的时候,这些英雄人物深深感染和影响了我们那一代人,我们有着浓厚的"英雄情结",我们崇拜他们,学习他们。直到现在,我的原则都是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爱憎分明、认真负责,这些也是让我受益终身的。说来,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也是从影片塑造的一个个共产党员的身上获得的,他们总是在最危险、最困难、最需要牺牲的时候,挺身而出,凛然赴死,他们让我对共产党员们充满景仰,以至于有一天,我们单位的党委书记找我谈话,说要培养发展我入党时,我紧张万分,觉得自己跟心目中的党员相比差距太大,太不配了,怎么努力,也无法企及的。

一个六零年代生人关于电影的记忆碎片

  好像把看电影这样的娱乐活动说的太严肃了点吧。来点轻松的,说说外国电影吧,现在叫进口片,当时都称作是译制片,在那个封闭的年代,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外面世界的大门。"王子复仇记"、"佐罗"、"基督山伯爵"、"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卡桑德拉大桥"、"列宁在1918"、"摘苹果的时候"、"茜茜公主"、"罗马假日"、"追捕"……当时国产片塑造的都是一个个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倒是这些译制片发挥了电影启发心灵、思索人性、体味生活的作用。说件可笑的事,小时候不知道这些片子都是在国内配的音,以为全世界人说的都是中国话,当看到金发碧眼的高鼻子张着嘴还能发出"依"的音,觉得奇怪极了,对着镜子模仿了半天也无法明白是怎么回事。现在说给女儿听,还让她直笑话我傻呢。

一个六零年代生人关于电影的记忆碎片

  其实那时的电影不论是国产片还是译制片都还是蛮程式化的,正式的电影放映前总会有些加映片,主要都是些亚洲元首访问我国的记录片,而南斯拉夫的影片基本上反映二战时期的战争片,朝鲜的电影总是反映三八线南北的分离和团聚的,说到金日成必定要流下激动的泪水,大家还编了句顺口溜,什么"中国的电影是新闻简报,南斯拉夫的电影是飞机大炮,朝鲜的电影是哭哭笑笑"。       

        还有一些常常在不同的影片中都会出现的画面,相当经典哦:表现英雄人物壮烈牺牲,必定是苍树翠柏,暴雨倾盆,惊涛拍岸;我党联络员对上接头暗号后,总是将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激动地压低声说"同志,我可找到你了";人民解放军的呼叫代号,一定是"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雄鹰雄鹰,我是海燕",而敌军的代号那都是"地瓜地瓜,我是土豆"、"乌龟乌龟,我是王八"。有一次,我们几个六零后在一起聊起电影,一些电影中的台词大家是脱口而出,像对暗号似的,一个说"消灭法西斯",另一个人就会接着说"自由属于人民";说到击毙叛徒,大家都会说"我代表人民宣判你死刑";一个说"为了胜利",一群人高喊"向我开炮"……

一个六零年代生人关于电影的记忆碎片

  那真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忆起那个年代,让那个有电影陪伴的时光,和那些教会我认真做事清白做人的影片,像电影的回放镜头那样再来一遍再来一遍……,只是,那样单纯而美好的时光不会再回来了。

        (这篇《电影记忆》是去年仲夏应女儿学校电影社的约稿匆匆写下的。虽是匆匆,但都是常常萦绕心中的。谢谢林同学的信任,让我这个懒于动笔的人把记忆中的不能遗忘的东西记录了下来。)

                                    2013.5.9

相关文章

  • 在星海里记录美好瞬间-I Remember

    I Remember ,一个视觉化的陌生人碎片记忆探索平台。在无数颗闪闪发光的星海中,探索陌生人的记忆碎片。这个由...

  • 一个六零年代生人关于电影的记忆碎片

    文/郑艺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电影于我来说,不单单是故事、娱乐或者消遣,更多的是记忆,是怀旧,是童年少年时候亲密的...

  • 电影记忆碎片

    自欺使我快乐我选择这样活着 我要相信世界不是我想象出来的;我要相信我所做的事仍然有意义; 即使我记不得做了什么; ...

  • 《破碎的记忆》

    ——浅析电影《记忆碎片》 影片《记忆碎片》讲述了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的莱昂纳多·谢尔比...

  • 如果只能记住十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会怎样?

    关于短期记忆丧失症,有一部电影《记忆碎片》,导演是克里斯托弗·诺兰。 主人公发现自己患了罕见的“短期记忆丧失症”,...

  • 记忆碎片,有关短期记忆丧失症

    关于短期记忆丧失症,有一部电影《记忆碎片》,导演是克里斯托弗·诺兰。 主人公发现自己患了罕见的“短期记忆丧失症”,...

  • 关于记忆的两部电影

    利用两天空闲时间,看了两部关于短期记忆功能缺失的电影。 一部是记忆碎片,另一部是未知死亡。 两部电影讲述的故事有点...

  • 只要有想见的人,就不是孤身一人

    “只要有想见的人,就不是孤身一人” 《夏目友人帐》一部关于记忆的电影 全场只有我和一个陌生人,她就坐在我隔壁。电影...

  • 关于游戏的记忆碎片

    1983年,日本任天堂公司发行了第一代FC(Family Computer),即家用游戏机红白机,从此开创了游戏产...

  • 关于母亲的记忆碎片

    母亲今年就要满八十了,对于母亲有很多的记忆,要通过一篇文章写完全,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六零年代生人关于电影的记忆碎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jn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