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子陌
近期以来,与“空姐”相关热点事件在网上被持续报道,似乎“空姐”一词也成了2018上半年的热搜词。
2018年4月15日上午,国航从长沙飞往北京的航班上,一男子劫持空姐,飞机备降郑州机场,当天下午1时许犯罪嫌疑人被当地警方抓获,空姐平安获救。
2018年5月5日晚上,21岁的空姐在航班工作结束后,在郑州航空港区通过滴滴叫了一辆车赶往市里,结果中途惨遭司机杀害。5月12日,已死亡的嫌疑人被找到,警方证实凶手身份,案件宣告告破。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人员临危不乱,实施紧急下降,最终飞机安全迫降成都双流机场。机长和空姐的冷静处置,受到了人们的赞扬,这次迫降也被称为民航史上的一次奇迹,史诗级的壮举!
同为“空姐”热点事件,有喜也有悲。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经多方努力、全方搜索,空姐遇害案的凶手已经被找到且证实死亡,案件也宣告告破,愿逝者安息。
但空姐遇害事件因其恶劣的性质造成的社会影响却依旧未平息,一直来备受广大网友关注,也引发了各种思考和议论。
—1—
我们该当如何看待滴滴司机这份职业?
连日来,21岁空姐遇害案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在网上传得沸沸扬。同时也让人们对空姐和滴滴这两个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空姐在郑州遇害一案发生后,滴滴道歉并表态悬赏100万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嫌犯线索,寻找嫌疑人。但悲案的发生依旧让滴滴这家互联网公司身陷舆论的漩涡,受到了众多的质疑和拷问。

有人关注空姐搭乘顺风车遇害一事中滴滴作为网约车平台的责任,认为其审核不严、准入门槛低、管理不规范等,理应追责;有人吐槽滴滴快车和顺风车等网约车的缺陷,吐露自己曾经打车遇到的种种不愉快;也有人不顾客观事实地全盘否定“滴滴司机”这份职业,一棒子打死所有人,这种职业歧视给一些“滴滴司机”造成了心灵的创伤。
可以说,这位凶手一个人抹黑了整个行业和滴滴司机这份职业!
其实许多时候,坏的往往是某些人,而不是职业本身。
生活本身不易,许多“滴滴司机”还不是被生活所迫,不得不选择这样谋生。尽管滴滴有着逃脱不掉的责任,网约车平台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改进。但是滴滴司机这份职业本来给我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许多便捷,大部分滴滴司机是好人,他们的职业理应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式的否定。
当然,作为滴滴司机也应该遵守法律,遵守职业道德。一份工作来之不易,更应该珍惜对待。

在郑州四年,出行也乘坐过滴滴快车。说实话,大多数滴滴司机态度蛮好的,而且滴滴打车确实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捷。
我想,如果没有了滴滴等网约车,也许我们的出行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方便了。
当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任何行业都有害群之马,我们也该保持该有的警惕和防范。
—2—
女性更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事件发生后,网上也掀起了众多有关“女性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话题,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大家众说风云,各有己见。有人提出各种建议和防身攻略,教女性如何保护自己。有人则认为,在法治的社会里,女性的人身安全应有保障。
人们对凶手的惨无人道感到深恶痛绝。但凶手似乎因死亡而逍遥法外,无法受到法律的制裁,给两个家庭留下的却是永远难以愈合的创伤。
在记者对受害人家属的采访报道中,受害人的父亲李先生哭红了双眼,令人感到可怜。
李先生哽咽着说道,曾经网上有报道过类似事件,有一年深圳有一起女教师被滴滴司机杀害的案件,他当时就提醒过她,他的女儿平时经常就会在滴滴打车软件上叫车出行,他也提醒过女儿在乘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提高防范意识。但是女儿似乎不以为然,天真的她认为滴滴不会有事的。
李先生的言语里充满着心疼的责备,流下伤心欲绝的泪。遗憾的是,悲剧终究还是发生了,令人唏嘘不已。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怜天下父母心。
其实,许多时候我们更应该好好听父母的话,虽然他们的唠叨有点多,但是相信都是为我们好。出门在外,给父母报声平安,便是最简单的孝道。你要知道,总有人在远方牵挂着你!

近年来,网约车日益兴起,给我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隐患,特别是对单身女性乘客。
每一个女孩都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安全意识,学习一些必要的防身技能。遇到危险的时候,方可有效保护自己。
生命诚可贵。出门在外,安全第一。
—3—
自媒体人,更应该坚守道德底线!
虽然“空姐深夜搭顺风车遇害”一案随着嫌疑人尸体的确认宣告告破,但这一恶劣性质的刑事案件引发的公众话题还在持续发酵中。
无疑,在互联网时代,追热点是新闻媒体和自媒体的流行工作。自媒体时代给了我们更多的话语发言权和看问题更广阔的视野,我们理应合理使用自己的权利,滥用机会便是自寻死路。
空姐遇害一案中,人们表达对受害者家属的同情,或谴责批判凶手,或呼吁女性提高保护意识等,都是自媒体人讨论热点的正确发言方式。
但是总有一些不良媒体的报道扭曲了事实,也总有一些自媒体为了所谓的流量和吸粉而不惜一切代价,不择手段地博眼球,违反了法律,违背了道德底线,有失伦理。

“二更食堂”的做法,便是此次蹭热点事件最典型的反面教材,为自媒体人敲响了警钟。
5月11日,知名公众号“二更食堂”发布名为《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数钱》的文章。
该文章用低下媚俗、夸张露骨的言语对空姐遇害事件进行不当描述,文中看不到对逝者的尊重、对受害者家属的同情、对凶手的谴责。该文引发了大量读者的强烈反感,并被举报。
同时,这种行为是对逝者的极不尊重,对受害者家属造成了心理上的二次伤害。
5月11日晚,二更食堂发致歉声明,向读者道歉:对不起,这次我们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5月12日,“二更食堂”微信公众号主要负责人因该事件被浙江省网信办和杭州市网信办约谈,要求全面清理违规有害信息,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并限时提交整改报告。同时,“二更食堂”公众号被微信平台封号7天。
5月13日,二更创始人丁丰发文表示主动永久关停二更食堂并再次致歉。同时,二更食堂创始人李明被免去在二更网络公司的一切职务。
然而,舆论却并未就此停息。
消费逝者“人血馒头”的媒体不止此一家。有些人拿该事件做打油诗;还有些公号拿遇害者身高或美貌做文章;还有些自媒体因蹭热点获得百万流量而在群里喜大普奔;有些自媒体为蹭热度开博眼球的话题……
这些行为有违基本的道德伦理,不仅是对逝者的极不尊重,也不符合当下的社会舆论导向,更是人性丑陋的一面。
自媒体时代,内容为王,行为和言论虽然自由,但也是有约束的。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下畅所欲言地发声,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但是,我们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别忘了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
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不容任何人逾越!
自媒体人,作为公众呼声的前沿阵地,作为舆论监督的利器,更需要有责任心,坚守法律法规和道德底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