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为什么我听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就像电流通路,决定我们行为的是过往的经验,如果人生只由过去经验决定,那人生就会不断重复,我们会变成过去经验的囚徒。只听道理,是改变不了这个通路的。
【概念转化】原生家庭会对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种过往的人生经验背后是无意识重复的强大力量,如果意识不到这种力量,我们就会变成被困住的经验的囚徒。所以我们需要意识觉醒,知道自己有选择的主动权,勇敢地直面痛苦,有意识地选择改变,才能打破循环,重新获得人生的自由。
【个人体验】第一次意识到我自己有点讨好型人格的时候,我有点沮丧。
作为女孩,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乖,不要惹事,所以在学校是乖学生,父母从来没和老师单独打过交道;在家是乖女儿,从小到大,没有自己挑选过衣服,父母买什么自己就穿什么,导致我一直觉得自己衣品很差,完全没审美眼光的那种;工作之后,领导怎么安排就怎么做,累死累活就只为得到领导、家长的认可和学生的喜欢。但这样的我,很多时候会觉得身心俱疲。
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叛逆期来得有点晚,中年之后才发现自己活得很憋屈,在青春期的孩子面前要退让,在家里老人的面前要心平气和,在领导面前要谦虚内敛……这样藏起自己一切悲喜的生活有时候让人觉得生无可恋,因为我们戴着各种各样的人格面具,慢慢地失去了自己。
当我在不惑之年来临之前一头扎进了心理学的世界,当我把向外汲汲追寻的目光开始转向探索内在,我的面前打开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探索自己的过程其实是痛苦的,我记得有一年我接受心理督导的时候,被老师各种分析,各种逼迫直面自我,有一种无处遁逃的窘迫,甚至是被抽筋扒皮的撕扯之痛,但这样的解构也是酣畅淋漓的,因为我一直向内,去探寻无意识背后真实的自己,我发现原来在自己大脑中根深蒂固的生存策略就是想让父母骄傲,想让别人满意,来证明我的优秀与不同。
这种害怕冲突,害怕拒绝别人导致人际关系被破坏的恐惧和焦虑导致了自己的边界被侵蚀。于是我开始学习拒绝,学习重塑自己的信念,学习在亲子关系中学习课题分离……
【行动指引】我们要相信,改变是可能的,但改变的路径不是听道理,而是自我觉察那些曾经的应对模式,知道旧经验可能会变成我们的牢笼,只有不断去体验新行为,积累更多的经验,而打开牢门的钥匙,不在过去的经验里,而在我们每一次勇敢尝试新行为的行动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