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绪教养”这门课的第三、四、五讲主要是针对0-6岁的孩子,讲如何利用游戏、绘本以及在真实情境中帮孩子做好情绪教养。
01 游戏
游戏是让0-6岁阶段孩子配合你的最好方法。在游戏中,你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更能在游戏中实现你的教育目标。
这讲中提到的情绪图卡我虽然没有用过,但我曾经用过我前面提到过的OH卡牌成功地解决过孩子的一次情绪危机。虽然当时他已经快10岁了。但游戏,仍然能让我们母子达到良好的沟通。
当时我让他抽出图卡里面他最不喜欢的几张牌,然后问他为什么不喜欢。我记得他当时拿出其中的一张说,这张牌看着好恐惧。然后他就和我说了最近几天一直困扰他的,非常恐惧的感受。他说他看到同学们都在看一本名叫《鸡皮疙瘩》的书,他也借来看了,结果没看多久就吓得不敢看。过后,每到黑暗的地方他就会想起来书里的情节,就会很害怕。
事后,我每天晚上睡前陪他一会,并借助冥想,顺利地帮助他渡过了这一关。
如果当时没玩这个游戏,可能他还不知道向我诉说,还会一个人傻傻地扛着,或是每天晚上无厘头地闹一闹。由于我这次成功地帮助了他,也增加了他对我的信任,这以后,他只要是心里有非常不舒服的感觉就都会主动来找我聊。
02 绘本
对于6岁左右的孩子,绘本确实是个很好的工具。我也曾买过几套。但和其他所有的绘本一样,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因为我往往是买来绘本后,交给孩子自己看,自己却缺席了,所以根本就没能发挥好绘本的作用。
这一讲还推荐了一本给爸爸妈妈看的情绪绘本——《大嗓门妈妈》。看名字我就来劲了,这不就是说的我嘛。一定要买来看看。
03 真实情境
这一讲的核心观点是,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家长不要仲裁,不要做法官,而是启发孩子去想,让他们自己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面对冲突场景的时候:
你可以问他你想要怎样,如果他说得出来,让他们去协商。
如果他说不出来,你可以给建议说,你想不出来,那妈妈想想看,如果这样好不好,如果那样好不好。
然后这个协商的动作,最后还是要由孩子去完成。
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你帮他出协商的能力,长大后,这可就是一项极其珍贵的才能。
搞不好未来几十年后的中美贸易谈判,你家孩子就是谈判中一员呢,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