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的三、四月,我称之为“考研高发月”,此时,去年考研的人已经尘埃落定,或一次上岸自己心仪的学校,或通过调剂去了其他学校,再或者考研失败,另谋出路;而今年考研的人,也基本上确定了自己的目标院校,开始学习。
当时的我,也曾经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至于为什么想考,一是出于对法律的兴趣(虽然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但实话实说,我还是更喜欢辅修的法学专业),二是自己大学前两年半虽在其他方面混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但学习方面没有什么大成就。
于是乎,想着考个研吧,哦,对了,顺便说一句,我还报名参加了当年的司法考试,然后,大学剩下的一年半时间,就在图书馆度过了。
说起考试的经过,大概可以概括成这么几句话,从大三下学期到大四毕业,从春天到冬天再回到春天,从短袖到风衣再到短袖,从一个人看书壮大到一群人看书,然后又变成一个人。

备考的过程好像大家都一样,无非就是早出晚归,除了吃饭和睡觉的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学习,都在图书馆外面的广场上背过书,都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默默给自己打过气,结果嘛,也就是考上或者没有考上。
我当时属于那种很执着的人,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所以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劝我专心考研,先不要考司法考试,我不听,劝我考本校或者别的一般点的学校,我还是不听,最后还是先参加了司法考试,又报考了西南政法的法律硕士,最终司法考试通过了,换来一本压箱底的证书,考研自然是凉了。不过,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我至今不后悔,我始终认为想做的事情就应该勇敢去做,不必问结果,人生短暂,何必空留遗憾。
不得不提一下一起学习的小伙伴,开始只有一个同学和我一起,后来我带来我的朋友,他带来他的朋友,朋友又带来了朋友,一个庞大的队伍就这样形成了,我们互相帮忙收书,互相给对方起绰号,帮对方过生日,给大家买零食,一起去KTV唱歌,醉到走不稳路,然后翻墙回学校,第二天照常早起去复习。一群人里面,有人成功保研,有人自己考上,也有人领了一张考研体验券之后另谋出路。好在虽然就此各奔东西,几年下来友谊却没断,现在谁到了对方的城市都会约出来聚一聚。

最后,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个很容易发生故事的地方,几乎每天都有故事在发生,看书累了,抬头看看附近的漂亮小姐姐,学不进去了,就约上研友出去吃火锅,那段时光,真是有诗有酒有理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