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也不知是检测的人数比前段时间多了,还是日本政府的疫情政治,美国的荒唐防疫行为在最近又引起了一波快速扩散,日本从防疫开始到现在都是与美国进退,前一波行疫情严重的时候,从日本公布的疫情数据,基本上与美国同呼吸共命运了,美国的数据下来了,它的数据也下来了,当然也不能怀疑防疫过程中政策作为。
新闻报道中疫情的信息明显比前期多了许多,政府告诫市民减少走动的声音高了许多,餐饮业前期似乎一天天渐好的情况嘎然而止,昨天在网络上看到,转让的店铺信息越来越多,求职的从业人员更多,日本自身劳动力不足,振兴经济政策中引入外劳这个口前十年左右开的太大,很多日本人不愿意干的行业都是由外劳承担,这次疫情受影响的这部分群体比较大,小饮食店在日本很多,这次受到影响很大,在车站附近的还好,饭口还有些就餐的客人,稍远点大部份裁员来渡难关,中国人在日本是最大的外国族群,服务行业就业的很多,最近几年,菲律宾,东南亚国家也不少,现在正是盛夏,防疫专家认为,病毒的毒性相较前期要弱,夏天过后秋冬季节,有一次更猛的反弹,今年一年的日子会越来越差,失业,即使没有失业也是开工不足,上班如同小时工。一月下来,那点收入交了保险所剩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只有吃老本,亚洲人爱储蓄,暂时还是东线无战事,硝烟的气息却开始弥漫了,这里不是危言耸听, 就拿那些开店的小老板,拿出自己多年的积累,本着激情,勤奋,投资入行,还没见效就遭遇当下,人生的一次滑铁卢,悲壮者甚少,悲催悲惨,悲凉者大多数,饭店业只是世界的一个角落,在这个角落看到了悲惨世界的重演,我用悲惨世界这个词一点都不为过,日本是个隐忍社会,弱者是不被同情的,平时里你背着人受苦忍屈,在人面前还要西装革领,笑言放逐,在这里生活要有两个自我,两张外皮,放眼望去,日本干净,礼让一片祥和,实质上你要分割出另外一个自己,承受些完全不同的认知,不然的话,你是性情中人,光明磊落,在这里做人做事都不顺利,这里的专营巧道具有日本特色,外国人想通晓不容易,因为你的根没有扎在这里,骨子里学会不容易。只能学着像了,像人家了,又不是自己自觉,而且这样的状态还要强化,你要在这里生存,谁情愿这样做,自己不是矛盾了,这样的生活状态连日本人自己有时压抑的都苦不堪言,日本社会的自杀率在世界是最高的,当然日本社会选择自杀的族群整体上不能和来日本的外国族群相比较,单从心理承受力这一方面外国族群对相好点,从社会最底层这个层面相比,日本本土自杀族更趋于底层社会,外国族群有个比较的地方,他们来日本就抱着一种改现状的想法,从某个角度当下并不是其认知的底线,能走出国门谋生那种世界观己具弹性了,这里比较并不能拿个体做比较,群体比较更靠谱些。
人的生活从烂向好的过渡容易,幸福感强,反之,从好向烂那样的生活都不敢想,那个过程是痛苦,抵抗的力量很大,抵抗不住的溃败是很难看的,大疫情面前人人都脱不了干系的,国家层面往好的方向的教正动作也不少,日本学西方,属于小政府,政府的作为有限,保底的力度比不了疫情的破坏力,总体️看,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却是暗滩浪涌,危机重重,下半年刚开始,新增数据又激巨增加,前景不能幻想,困守了半年的外国族群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能这次一折腾有很多人回到了原点,大家都说要适应变化,这句话没错,但是,变化过程中的羸率有多少这是个现实问题,日本社会己经是个成熟固化的社会现状了,成功必须经过深耕细作才能实现,投机取巧的野蛮时代早己消失了,就像其铁路交通的准点一样,社会系统的精准精神深入其中,这种精准带给人的情绪体验不一定完全理想,精准更多地配合人行为中的保守固有经验,不突破不挑战,情绪体验的那种超越的感觉才是想像力,是激情,这地方机会不多,国内人都觉得海外回去的人优越,那都是过去时了,而且还有一个事实,谁能想把好的一面留给别人,回国的人那种被迫的双重人格在国内的描述带有个人的虚荣心,比国内同令人稍好点就是有个两地的比较认知,多认为世界观不同,归国也很享于这方面一度觉得优越。
世界观怎么理解.两部分,一是世界,世界可大可小,宇宙也是世界,人作为尺度,有个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世界的定义的弹性太大了,观是观念,观就是五官,世界对于人来说要认知,认知就是念,人是通过五官去感知经验的,世界观其实就是观世界,感官感知世界的经验形成的一种认知了,国内的朋友应该还有优势,中国国土和民族在体量上说相当于欧州大陆,其社会的复杂性获取认知,国内外的差别几乎没有,反而国内更有优势了,国外的朋友狭獈了,现在油管上一些五毛的那些偏见认知,着实不堪入耳。
大疫情的当下靠什么支撑自己,这是个大问题,过去的支撑明白无误地有所动摇了,动荡的不确定未来该如何重构自我,过去情绪体验中的那么元素要拿出来重新审视了,紧日子的日常需要一种生活方式的重置,找找地应对,留下余粮,临难思危,长治久安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