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培训课里,除了正常上课,也还有些互动环节,让学员上台去讲课,分享自己的课程,时间就是在课前十分钟内,这会作为结业时的加分项,可以让参加的人多的分,当然,更重要要的还是能更多去展示自我。
对此,我其实没太大兴趣,一开始就没打算参加。要给大家分享课程,可以是讲一个故事,也可以是其它相关内容。这是需要提前准备的,要写好一份能支撑你站在台上讲十分钟人稿件,为了讲解能达到效果,最好再做一个PPT。因为需要额外花费时间去做,大家都没精力,所以想报名的少,我自然也是不会考虑的。
而正当我觉得这个活动可能办不下去,就看到有一位同学报名了,他选择报名的原因是,因为某些事前几天扣分了,他想利用这次机会,把失去的学分补回来,才不得已为之。那次他在台上讲解的过程,在我看来效果不算太好。我想事后要是有个采访,台下的人肯定不会有太深印象,甚至都不会记得他有讲过什么内容。
这件事很快就不了了之了,他加分的目的达到了,而我们也知道可能没那么容易准备,都是没打算参加的。可在国庆长假期前,我准备学演讲稿的时候,却又突然改变主意了。
那天在完善演讲稿,进入写作状态时,脑子里全是词汇和素材,偶尔也会蹦出几个故事典故,头脑风暴总会席卷到很多被尘封很久的事情上。我突然灵光一现,想起了曾经看到的一本书里的一篇文章。
那篇文章在我脑子里渐渐浮现出来,一发不可收拾地越来越清晰,而关于它的内容,还有我当时阅读时的场景,都出现了。故事线,人物,主题思想,还有这个故事带给我的情绪,都越来越细致。
而突然我又冒出来一个想法:如果我将这个故事分享给大家,就像上次那位同事那样呢?
这个想法越发确定,我的脑袋就开始自动运转,让我不由自主去幻想着,我在台上分享故事的场景。我甚至能想到,这个故事肯定十分感人,特别是当我将故事按照文章里的条理逻辑进行归纳提炼之后,大家一定会被这个故事给震撼吧!想到这里,我都得意起来。
或许是为了验证自己心里的想法,我越发跃跃欲试,就好像这是上天赋予我的使命一样不得不做。而正在准备的演讲稿,也因为没有了心思,暂时搁置一旁。我开始寻找那篇文章。
我要分享的文章,出自几年前看过的一本书上,我只是大致记得书名,我打开阅读软件的历史阅读记录,翻到当时的情况,总算是找到了书本,又从书本里细致翻阅,才将那文章找出来。已经看过的文字,在记忆深处存放太久,脑子里也经过岁月的洗礼,那本书的样子,在心里其实早就走了样。我又重新看了一遍,才将我脑子里那些出现记忆偏差的东西矫正过来。
这篇长文有上万字,而我想要上台,只能有十分钟,这显然是不可能通篇去分享的。我便将这篇文章的脉络抓住,找出几个关键节点,形成一个故事的起承转合,总结提炼后,还剩下一千五百字左右。
干巴巴地讲故事显然不合适,还应该制作PPT,我开始按照这条故事线,在网上寻找素材,制作了一个十几页的PPT。内容不太复杂,大多以图片为主。相信这些内容,配合着我的讲述,肯定能精彩。
为了让讲述更完善,我还增加了一些细节。增加了一个背景音乐,在讲述的时候播放使用,那带着淡淡忧伤和孤寂的音乐比较应景。在末尾,我想起一部电影的主题曲,我想在最后播放那首歌,将这些想法呈现出来后,一个完整的故事就诞生了。
我尝试自己在播放PPT时讲了一遍,自我感觉良好,感动了自己,或许也能感动别人吧,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这个故事在我脑子里演绎了很多次,我越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故事,这更加坚定了我一定要上台表演的想法。我便报了名,只要还有机会,我就上台分享。
可消息来得就是这么突然,在培训课的最后几天里,课业繁忙,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忙,这个分享的环节已经被取消了,我顿时有些失望,花费几天酝酿,半天制作的资料,就此搁浅了。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我想着自己还算是花费了一番功夫,却是没有机会了,多少有些沮丧。我只能说,这次编排故事的过程,让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以后再去制作这些东西,一定能做的更好吧。这是难得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