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自在》——王立志

作者: 王立志106666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10:28 被阅读27次
《三观自在》——王立志

三观修得如金丹,

千不存一艰似磐。

人生世界价值观,

三教合流记心间。

儒圣教化唯孔孟,

释迦规人劝向善。

不畏凡俗睫蔽目,

道由心学法自然。

大意解读:

第一句和第二句:三观说的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好像玄门百家修仙问道一样,从凡人修得金丹一样艰难,能真正凝练出三观的人千分之一,不仅仅是时间可以凝练出来的,更需要的是机遇和经验。此处引用取“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的磐石的坚硬来形容修三观的困难,通感手法。

第三句和第四句:直言扣题说明何为三观,联想出三教对中国人三观形成的各种作用,三教合流,又有“三教合一”的说法。“三教”即指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合流”大意指宋明以降,儒教、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三教合流,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儒教就是以孔丘为主的儒家思想,道教就是以老子为主的道家的一部分思想,佛教则是以释迦牟尼为主的思想。山西省著名的悬空寺有“三教殿”主殿,内供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塑像。 四大石窟中的大足石刻主要内容就为三教合流。

第五句和第六句:说明儒家和佛家的代表人物以及主要作用。儒家思维为历代君王所推崇,古便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现今《论语》也是语文必学课程,有教化民众之用。佛家讲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规劝世人便是自我修行一部分,不杀生等戒律清规规人向善。

第七句:暗含典故“双睫蔽目”,原指仅仅看眼前利益得失,便只能看到眼睫毛,没有远见。此处引用为不怕凡人俗家目光短浅,为下句升华埋下伏笔。

第八句:点睛之笔,引用祝香咒谱“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焚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第一句,后取道法自然之意,并与三教相合。

(图片来源于自拍,侵删)


作者:王立志

相关文章

  • 《三观自在》——王立志

    三观修得如金丹, 千不存一艰似磐。 人生世界价值观, 三教合流记心间。 儒圣教化唯孔孟, 释迦规人劝向善。 不畏凡...

  • 2019-03-18

    书法-唐三藏-观自在

  • 2019-03-21

    书法:唐三藏:心经观自在

  • 观自在

    《心经》的开篇有三个字,叫做“观自在”。那么,什么是“观自在”呢? “观”,在《心经》里就是“照见”的意思,《心经...

  • 观自在,自在观(九)

    今夜世界离我咫尺开外 不听虫鸣与秋水 不诉清欢与离意 人生一扇木门半掩 风一半 雨一半 荫一半 朗一半 用香港安格...

  • 观自在

    玉雕一个重要的题材就是观自在,而何为观自在,又如何观自在呢…… 于我说,则是内醒以自观吧,内心自在即大自在,天堂地...

  • 心放

    远离颠倒妄想,才能观人自在;远离分别臆测,才能观境自在; 远离执着缠缚,才能观事自在;远离五欲尘劳,才能观心自在。

  • 观自在,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家总说观自在,对于观自在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慧律法师的解读相对比较清晰,就是:“「观自在」的意思就是自观自在,自...

  • 看图诗~观自在

    观自在普陀自在敕言中,佛法无边各不同!守本真心方自在,自观自在菩提中! 观自在普陀自在敕言中,佛法无边各不同!守本...

  • 王说:立志

    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是王阳明首先指出的一点。他说,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练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观自在》——王立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cj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