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组织里,最多可以干多久就是极限?
或者这么问,你目前的职业发展渠道,走向哪里?
这么说吧,我个人认为最好不要给自己在一家公司会干多久设定一个极限,不要有明确的年限。设定太长,比如10年,让人厌倦和绝望,似乎觉得自己接下来的时间就被困在这家公司了,设定太短,容易浮躁,比如一年,感觉自己现在辛苦创造的一切未来都不属于自己,又明显透漏处无所谓的态度。
我建议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比如一方面,从履历来说,一般一家公司不干满一年是不可取,干满两年是相对起码的要求,显得比较职业,所以,谨慎的选择一家公司其实就是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我愿意在这家公司干至少2年。
要专注在当下的阶段自己的阶段目标以及这个平台可以给自己什么。以我为例,刚进来A公司时,公司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我第一反应是要离开这里,但是!等等!其实每个公司都会有自己的问题,不是吗?我的阶段目标是什么?是和小福星一起完成第一个家庭财务目标,是养大一只会自行下蛋的鸡!是成为了一个杰出的产品经理。这个平台可以帮我完成吗?或者让我阶段性提高吗?可以!
A公司在产品开发方面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对我而言,我可以从0-1创立品牌,这是我的价值,这里可以实现,这有助于我的价值提升,说白一点,在这里还可以保持平均一年出一个新品牌的速度成长和积累。所以,综合这两方面,三得利是值得我继续努力奋斗的地方。而且,还可以锻炼我带人的能力。
说到我职业发展渠道,走到哪里?我曾经纠结和迷茫过,我为什么会想去做直销?就是因为对自己的方向不够清晰。我想过去做友邦保险,想过去做康宝莱,去做美乐家,迷恋所谓的倍增模式和金字塔模式,骨子里是我对金钱的迷恋和欲望,我渴望赚到更多的钱以及获得更多业绩带来的成就感!但是我现在的想法是,等等!你确定现在就要去做吗?一个是8年的积累,一个是0。而我追寻的比如月薪5万甚至更多,到底哪一个更容易?哪一种更靠谱?三得利这一周让我看到了一个新的可能。就是带团队,为自己打造一个品牌团队,将自己的势能再升一级。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相信你们也有类似的体会。我认为自己并不聪明,我常常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不够完美,我常常需要为一件事情付出很大的努力,我们有时为自己无法达到心中的高度苦恼、焦虑、痛苦,但是,等等!你会发现,一不小心,别人眼中的很优秀,似乎比你想象中的你更厉害,但我怎么不知道,我从来就不敢这么想。我的结论就是,通过成功道路的一些基本原则其实早就公诸于世,只要我们按照这些其实,我们会超越绝大部分的人。只是很多人不愿意这样去做而已。
这些过于微观,那我们上升到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来回答关于职业发展的问题。这里有几个我个人目前认知认可的角度。
对我而言,0-1创立品牌的能力,在A还有很大的空间。首先保障家庭的生活,其次在自己现有条件约束下再谈事业。如果自己有能力了,资本市场会看到的。
一个在武汉的朋友分享一段他的感悟。
“我个人的深刻体会啊,就是在武汉这个城市给别人打工是赚不到钱的,努力抓住每个机会积累关系网络,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平台,开放的平台,能够接受竞争。我会把卖菜这个事情做到极致,目前MC是最好的平台。同行竞争的还有更有底蕴的,海底捞的蜀海、京东生鲜B2B。另外中国团膳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目前跟国外的Sodexo, Aramark, Compass比起来,中国的企业能拿得出手的很少。我觉得这个领域可以干很长时间,不限制自己所在的企业,是看平台,看领域。”
所以,总结一下,职业方面的选择。
1、看行业。不同的行业规模不同,国家大方向的支持不同,竞争格局不同。需要选择题量大的,国家利好,竞争方面不一定,可以竞争大或小的。
2、看价值链。以咖啡为例,种植、贸易、烘焙、终端,比如JG现在的积累,下一步往贸易方面发展,掌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的优质原料,我觉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相较于去开咖啡馆会更有发展前景。
3、看核心价值。务必要让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所在公司体现了最核心的价值。就如Reed现在MC负责大客户销售,JG负责咖啡豆贸易之大客户销售,我在快销品公司负责品牌,这都是核心头部价值。
4、看关系网络。其实这点来看我们兄弟仨,JG的最有用,我在统一的人脉积累用处不算大,说到底还是要做出好的品牌,在业界跳槽才有可能获得更多好机会。但Reed现在武汉建立起来的人脉网络肯定比你在L公司(漳州)网络更有助于你未来的发展。
总结一句话:找到那匹快马,并付出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