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植物学家,他在野外收集花草的标本,当他发现在一个悬崖的下边,有一些非常罕见的花朵,他就想去采取,但是他又怕摔到悬崖的下面不得生还,正好在附近有一个牧童在放羊。
他就央求牧童来帮助他,他说:“我可以用绳子绑在你的身上,你帮我去采这个花的标本,我会给你一笔的酬劳。”
牧童想了想就说:“我可以帮你去采花,但必须要找我的爸爸来,他可以握住绳子的另一端。”
这植物学家就说:“我也够力量握住另一端,何必去麻烦别人呢?”
孩子回答说:“我不认识你,但是我认识我的父亲,他抓住绳子我就不怕会发生什么事情。”
信心和感觉是我们生活当中常用到的东西,信心是在乎于所信的对象是否可靠。感觉是根据我们按经验、按常理的判断。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信心是跟着感觉而来。
好比警告两岁的孩子不可以爬栏杆,不然会摔下来很痛的,孩子不相信,还是去爬,结果真的摔下来,头上跌个大包很痛,以后他就相信父母的警告。
可是光凭感觉来定信心是一件愚昧的事情,好比说我们到市场上看见在卖西瓜,上面插了一个牌子绝对香甜,结果买回来一切开,西瓜并不甜,那是否从此之后我们就不再到这一家市场来买西瓜呢?
如果孩子真的要用汤匙去玩那个电的插座,被电到了下次他才会不敢,那他要浑身都是伤疤才能够长大喽。
可见,信心不应当完全凭感觉的经验,而是在乎于信仰的对象是否可靠。
在我们生命的成长中,把感觉放在信心之前是一个大的障碍,因为我们太容易相信自己的经验,感觉就可以把信心压倒。我们总还是要相信那可信之人的教导。
禾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