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螺蛳堰李氏三百年(3)

螺蛳堰李氏三百年(3)

作者: 桃溪之父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02:27 被阅读0次

二、螺蛳堰李姓四房的来历

        1、从江西吉安迁入应为确实。

        贵州各姓氏人多有祖上江西之说。李氏也不例外,以族中代代口传和一些族谱记载,为数极多的李氏是祖上自江西吉安府遣迁入黔。螺蛳堰四地(长河坝、上坝、水窝、蒋村堰)李氏,代代相传祖上来自江西吉安,此说应立为定论。

        2、遣迁时间不明

        相关资料记载,自唐至清,历代都有李姓人群从江西迁入贵州。螺蛳堰李氏,从现迁坟于蒋村堰马山弯的李文清祖先的碑铭和李氏辈纪看,文为该族人立字辈起的第六世,此前五辈,计时百年。文清上租殒于清同治7年(1868);之前的五世,照理不应全是入黔后所繁衍新生,计文清上祖之祖上于其殁殒前五十年入黔,推判螺蛳堰四地李姓祖上大致于清嘉庆年间(1795一1820)入黔定居螺蛳堰,至今约200余年。

      3、 离赣入黔原由不明

        贵州甚至其它地域,流传一种广泛的说法:手膀上有绳印者,或习惯将双手反背于后腰躬身而行者,祖上关必为外地迁入。此说法表明,黔地先民,大多是遣迁而来。数百年前,黔地偏远,少人安居。历代因流放充军、人丁迁衍、躲灾避杀而从中原或其它地域入居贵州的人,多为长途遣迁而来。绳印或躬行,应是被遣移民的早期记忆,比如因长达数月至年的绳缚,有可能臂膀上留下不再复癒的伤印,犹如充军脸刺,成了当事人的身心印符,而后被夸张传播。

        螺蛳堰李氏族人,相传也是绳印者后裔,其祖上应是因遣入黔而非自由搬迁。

        4、四房或三房成疑

        四房之说,现无资料信证,其理由是这些辈纪相同的人分别群居于长河坝、上坝、水窝、蒋村堰。蒋村堰是长房,上坝其次,水窝其三,长河坝为幺房。幺房出长辈,现在长河坝一房与蒋村堰一房,族人中同龄者辈纪相隔三、四世。

        但从实况看,长河坝、蒋村堰、水窝三地,相距公里许,长河坝和蒋村堰以及相距甚远的上坝族群旺繁各已达数百口,惟水窝一族,至十二世福字辈仅有男丁二人,至今该族群人口也未过二十。自上祖入黔至今,各房皆有约二百年发展,如无特别原故,不应呈较大差距。因此,水窝一房,有可能是蒋村堰或上坝房族中分支另出,而非由赣入黔时的单支成房。

相关文章

  • 螺蛳堰李氏三百年(3)

    二、螺蛳堰李姓四房的来历 1、从江西吉安迁入应为确实。 贵州各姓氏人多有祖上江西之说。李氏也不例外...

  • 螺蛳堰李氏三百年(1)

    序 中国有一亿李姓人,任何李氏族谱都是挂一漏万。和传统的族谱不同,这本《螺蛳堰李...

  • 螺蛳堰李氏三百年(2)

    一、姓氏源起 人的姓氏不是天生。 先古之人以血缘和亲缘类群而居,为便于与其他群类区别,需要一个符号...

  • 螺蛳堰李氏三百年(4)

    、四地各房族群概况及系谱 1、长河坝支部 2、蒋村堰支部 3、上坝支部 4、水窝支...

  • 蒋村堰之1945

    民国34年9月13日,贵州遵义县螺蛳堰乡新站堡十二甲(今遵义播州区三合镇长青村窝凼村民组)村民李...

  • 李氏砭法刮痧学习的小结(3期25号 吴少弟 期中)

    玉衡公益李氏砭法刮痧3期5组25号 吴少弟 李氏砭法刮痧学习的小结(期中) 2018年最感恩的是知遇李氏砭法刮痧,...

  • 福利来啦!三堰贺氏育发堂喊你来免费检测、试用

    三堰贺氏育发堂10月10日隆重开业,让您不花一分钱亲身体验贺氏产品❤️ 体验地址:三堰人民南路15号贺氏育发堂(原...

  • 十堰市蓝氏重点人物谱

    十堰蓝氏人物谱 蓝官衡:十堰市竹溪水坪镇蓝家河蓝氏后裔,从军18年,历任 鄂州市任常委、政法委书记...

  • 巴蜀研学之都江堰

    天府美誉古堰来。今都江堰市即地以堰名。看来都江堰真的很了不起。 以前来过成都。去过都江堰。知道李...

  • 李氏故事II(3)

    第三篇:铁锹 与所有学生一样陈折在大学设计系课堂上边听教授的讲解边懒散的毫无目的的发着呆。对大部分缺少目标的学生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螺蛳堰李氏三百年(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ha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