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
五邪中痈邪、大邪如何用针刺治疗——读《黄帝内经》灵枢 刺节真邪第

五邪中痈邪、大邪如何用针刺治疗——读《黄帝内经》灵枢 刺节真邪第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9-18 15:09 被阅读0次

五邪中痈邪、大邪如何用针刺治疗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黄帝说:我听说有针刺祛除五邪的方法,那么什么叫作五邪呢?

岐伯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岐伯说:病有痈肿的,有属实的,有属虚的,有属热的,有属寒的,这就叫作五邪。

黄帝曰:刺五邪,奈何?岐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瘅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请道其方。黄帝说:五邪致病又都如何用针刺治疗呢?岐伯说:以针刺祛除五邪的方法,不过五条。对于瘅热的病症,应当消灭热邪;痈肿和积聚的病症,应当使其消散;寒痹在身,应助阳热以温血气;体虚邪微者,补益阳气而使其强壮;邪气盛大的必须驱除邪气。下面请再让我说明具体的方法。

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脆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过痈者,取之其输泻之。一般治疗痈邪的方法,不可在初期病势隆盛的时候,迎其锐势而妄用铍针刺破排脓,而是应耐心地加以调治,这样痈毒就会不化脓,此时应改换不同的方法进行针刺,使邪毒不在固定的部位留聚。这样,病邪就会渐行消散。因此不论是阳经、阴经,只要是经过痈肿所生的部位,都可以取本经的输穴来泻其毒邪。

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其有余,乃益虚。剽其通,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一般刺治大邪(实邪),应用针刺迫使邪势减小,即泻其有余,可使邪气日趋虚衰。在进行针刺治疗时,应及时迅速地疏通病邪,刺中病邪的所在,肌肉自然就亲附致密。看到邪气消退后,真气就相应地恢复了功能。因实邪多在三阳,所以应针刺诸阳经分肉间的穴位。

(原文)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岐伯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黄帝曰:刺五邪,奈何?岐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瘅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请道其方。

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脆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过痈者,取之其输泻之。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其有余,乃益虚。剽其通,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

今天学习了五邪中痈邪、大邪如何用针刺治疗。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刺节真邪七黄元御灵枢悬解情释

    刺节真邪七黄元御灵枢悬解情释 题文诗: 刺有五邪,有持痈者,容大狭小,热者寒者, 是谓五邪.凡刺之方,不过五章,瘅...

  • 廿余年矣

    是邪 非邪 总有一邪 对邪 错邪 总是一邪 匆匆寒暑 不过几十余载 真邪 假邪 常年一邪 你邪 我邪 总相见邪 历...

  • “井主心下满”之感悟

    今看内经,有云:“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输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

  • 金匮要略

    (13)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gu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

  • 玉衡美容刮 — 为什么你的皮肤会粗糙萎黄无华?

    “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 25岁以...

  • 解密两髀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这句话的意思是,脾胃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于两髀。 ...

  • 离合真邪论

    本篇要点 一:病邪初入人体,真邪未合,未有定处,及早治疗,可以使病尽早痊愈。 二:针刺补泻的宜忌和操作方法。 三:...

  • 【拍打腹股沟的益处】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髀就是指腹股沟,这句话的意思是,脾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

  • 离合真邪论第二十七

    病邪入人体,真邪未合,未有定处,及早治疗,可以使病尽早痊愈。医生运用针刺,一定要懂得三部九候的诊法,结合天地四时阴...

  • 【汉唐经方】:精读黄帝内经(一)

    一、养生之道: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无惧,形劳而无倦 二、病邪之分: 正邪、虚邪、实邪、微邪、贼邪,最凶为贼邪,五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邪中痈邪、大邪如何用针刺治疗——读《黄帝内经》灵枢 刺节真邪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jp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