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第二周班级公告【本周主题】
在《红岩》,《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中任选一本书的任意章节写读后感,全书的读后感也可以
三本书,纸质版的有后两本,选了最后一本。
拖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才抽出时间看了《悲惨世界》的前两章,我看书时间慢,有一种看一遍不需要看第二遍的气势,大多经我手的书籍就是这样的命运,那我来说说卞福汝和冉阿让的命运吧!
布施者卞福汝
卞福汝出生含着金钥匙,早婚早育,衣食无忧,然而随着所在国家出现内乱,由原来的衣食无忧到颠沛流离,后战争平息,回国成为主教,受到拿破仑的赏识,便成为了迪捏区的主教。
本来是新官上任,身价倍增,然而他却济世,只留下生活所用,而且一日三餐还很朴素,把狭小的医院作为自己的家,而自己宽阔的家却变成了当地豪华的医院;只身前往盗匪出没的地方,勇敢去布施,真是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对工作的向往;夜不闭户,宽己为人。
除了布施和逮到机会就聊天之外,业余时间做做园艺,晚上阅读写作,因此学富五车。
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哪一个都在路上,而且还是在高速公路上。
阅读写作赋能了他的工作,而他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穷苦和抱怨。
这典型就是写作+工作的成功案例。尽管是虚构的故事,但是深入人心。
偷食者冉阿让
再说冉阿让,因为失业找不到工作,姐弟情深,为了孩子们不挨饿,偷了一块面包而被判刑5年,然而在服苦役期间,曾4次越狱未果,最后花了19年的大好时光在监狱里面,真是可悲可叹的一个主人公啊!
出狱之后,第一份工作就因为变色身份证的缘故,工资减半,他怀着怨恨离开工作,到处流浪,最后布施者卞福汝收下了他,为他提供食宿和良言,然而半夜的钟声让他睡不着觉,19年的苦役让他有了报复社会的惯性,于是半夜爬起床猎了卞福汝的银餐具,第二天秒被捉回来,然而卞福汝为了从精神上拯救他,于是说是自己送给他的,一场误会而已。
他走了,在田地遇见一个玩“抓子儿(把硬币扔起来再接住)”游戏的男孩,银币恰好没接住,而更为讽刺的是居然滚到了他冉阿让的面前,他顺便用脚踩住,狠狠对男孩“滚开”,把男孩吓走之后,没想到过了几分钟他后悔了,跑着四处找这个男孩,没有找到,然后内心2个性格的人开始辩论,最后觉醒。
写在最后
布施者是给予方,而偷食者是索取方,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主动。然而正是他们的不同之处才成就了他们本身。
布施者能源源不断地给予,而偷食者不能长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