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最后是秀秀带着崔宁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投河自尽,他们到阴间再去做夫妻。
以上大致介绍了《碾玉观音》这篇话本小说的故事情节。在这篇话本小说里面,作者非常成功的塑造了璩秀秀、崔宁、咸安郡王以及郭排军这些人物形象。尤其是秀秀这个形象,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秀秀身为养娘,其实是一个失去自由的家奴。她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是她不屈从于自己的命运,她并不是任由命运的摆布,而是主动的去追求爱情,而且这种对爱情的追求是生死不渝。她爱上了崔宁的质朴和聪慧,所以借助失火这样的机会,主动的提出来和崔宁在一起,主动的向崔宁表达爱慕之情,这是小说前面所展示的情节。
到了后面秀秀被打死以后,他的鬼魂还是执著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来看这小说当中秀秀鬼魂的出现?在古代的小说戏曲当中,鬼魂形象的出现是常见的,这当然和古人对生命灵魂的认知观念有关系。但我们今天如何来看待这个鬼魂呢?我觉得不妨把鬼魂看成是人物生前的意志、愿望、理想、个性的一种延伸。所以秀秀的鬼魂出现,其实就是她对爱情的那种执著的追求,主动追求的一种延伸。因此秀秀鬼魂的出现,其实是秀秀矢志不渝的追求爱情的一种个性的强化。
小说里面崔宁这个形象塑造的也很真实。崔宁在作品里面,我们觉得他不像秀秀那样的主动和大胆,他在生活上有着对君王的一种依附和依赖。在感情上,他虽然对秀秀有好感,有爱慕,但是在感情表达上又含蓄和被动。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他的表现也是比较软弱。但是另外一方面,秀秀又表现出他处事的沉稳,以及面对危机时候的老练。可以说崔宁这个性格当中,包含了更多市民阶层的共性,是市民形象的一个典型。
作品里面的另外一个人物咸安郡王,他是造成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他在作品中的表现就是骄横残暴,他直接摧毁了崔宁和秀秀的幸福生活,甚至直接剥夺了秀秀年轻的生命。咸安郡王前面我们说了,他就是抗金英雄韩世忠。韩世忠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武将,一方面抗金有功,他是一位爱国的将领。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说书人对他身上这种残暴的性格,也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也显示出底层社会对统治者的普遍不满。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人物就是郭排军。郭排军是这个爱情悲剧的间接制造者,他是一个完全丧失自我,缺乏思考的一个小人物。他身上有着小人物的可气可恨之处。但这个人物,作者也赋予他推动情节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叙事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