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张宏杰《曾国藩传》第四章-从前官场的愣头青。
讲述了他在北京的艰难时刻,几年来,他(曾国藩)外债已有一千多两。做了堂堂“副部长”,居然掏不起回一趟老家的路费,不知今日读者读了这段资料,会有何感想。
我很感慨,一个堂堂的副部长,居然掏不起回一趟老家的路费,可见他的经济情况有多艰窘。
也说明曾国藩一直保持初心,不搞以权谋私那一套,是一位非常清廉的官员。
的确,为官清廉,不以权谋私,誓为国家为民众着想。如果想赚钱,那就在商场多打拼,就怕既要又要还要,到头来一场空。
说到底,又和每个人的自身人生目标有关系,想要过的生活方式有关系。另外,更多的人是随波逐流,走上了职场、走上仕途后,在某种环境中跟他周围的人一样,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最后在大染缸里染黑了。
而曾国藩,出淤泥而不染,多年来坚持自己的原则,对自己偶尔有的谋钱的念头都严苛自责,这和他的定力和坚持非常有关系。
设定了一个目标,不管多么艰难困苦,你能坚守到底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