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

作者: cloverblue | 来源:发表于2015-12-06 21:51 被阅读0次

想写读书笔记,但最近读书的速度已远远超过能写笔记的速度。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最近在看社会心理学的书N本、而且是同时阅读几本,不看完,写而无益、(当然也可能看完不知从何下手,更可能,一句话总结完全书、懂的一看就懂、不懂的看了也不懂)。

摘抄三段文字以为戒。

她(阿伦特)在文章末尾说犹太教义中的“我们的父啊,我们的王啊,我们在您面前犯了罪”的祈祷,不仅是他们自己的共同体内的罪过,还是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类的犯罪。对于这种德国国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不能以为“啊,我没有做”就能心安理得,应该对人类什么事情都会做出来感到震惊。这正是所有政治的思考的前提。

下面介绍米尔格兰姆全书(《服从权威:一个实验的报告》)的主要结论。米尔格兰姆认为,人类的残酷行为和人的个性相关不大,却来自于服从权威的社会心理结构,当面临权威发出残酷的行为时,人们的个性并不能够成为制止这种行为发生的要因。

不仅如此,他在设计的不同场景的实验中还发现:

一,与受害者的身体或心理距离越远,加害者越可能泰然处之,变得更残酷

二,如果加害者有了同伙,那么群体情感会带来相互团结及共同责任,也会加剧行为的残酷的程度

三,一旦权威以外的所有的影响消失的话,行为者就进入一种代理状态,把自己看作是执行别人的意志——责任的转移,并在被追问责任时,把责任推诿给他人

四,但是,当多元权威(个人理解,所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比如现在WEIBO上的状态),盲目服从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结论为多元主义是防止正常的人出现盲从的反常行为的最好良药。

五,其中有些个别的发现命令与自己的理念冲突时有勇气去抵制、拒绝、优先考虑自己的良心,只是极少的个别的行为,不能从社会、政治或宗教的决定因素去探讨他们的独特性。另外,米尔格兰姆说实验表明,从受难者中虔诚的神取人员的整合来看,宗教的力量有限的原因,它也是建立在权威的基础上。这些首先与自己对话,考虑良心的个别的人物就是阿伦特所说的在那种时代生活中极其普通的、却作出不正常的选择的“圣人”(我想起《道德的力量》)

(2011-05-31)

相关文章

  •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

    想写读书笔记,但最近读书的速度已远远超过能写笔记的速度。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最近在看社会心理学的书N本、而且是同时阅...

  • 有些人似乎一辈子没做过坏事,其实一直在心安理得地犯罪,平庸之恶

    汉娜·阿伦特在1961年作为《纽约客》的特派记者参与了阿道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审判,随后写下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 平庸

    汉娜•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提出一种平庸之恶的观念。艾希曼思考能力的欠缺、或者说艾希曼缺乏换位...

  • 读《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有感

    读《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有感 平庸的恶 艾希曼和麦克白的区别在于艾希曼从未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根本没有任何动机,他的...

  •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人类的真正本性是:任何行为一旦发生并且被人类历史记载下来,它就会一直潜伏下来,哪怕时过境迁。没有哪种惩罚具备阻止犯...

  •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无论是否公正合法,国家利益理论都诉诸紧急情况,而以此名义实施的国家罪行,就算在其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法律体系下属于犯罪...

  • 【输出力新生大学征文】|咪小小猫|你对自己足够了解吗

    1 1960年,纳粹头目阿道夫.艾希曼被以色列特工抓获,押往耶路撒冷接受审迅。艾希曼是纳粹德国高官,曾在二战期间,...

  • 平庸之恶与斯坦福监狱实验

    犹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1963年出版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报告》,提出了著名的“平庸之...

  • 平庸之恶

    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看到了平庸之恶这个概念,作者汉娜•阿伦特通过对纳粹战犯艾希曼的审判,写出了这本书,在本...

  • 什么是教师的平庸之恶

    “平庸之恶”(Evil of banality)是犹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在她的名著《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ce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