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23章 先说断后不乱

第23章 先说断后不乱

作者: 山茅 | 来源:发表于2025-08-24 18:31 被阅读0次

      原本以为自己在工地上站住脚了,5月初的一次丢包,就让李轼彻底现了原形。

      一天早晨,李轼刚到,宗陵就说:“小李,今天丢包。你干还是不干?”

      李轼一愣,忙问:“丢包?丢啥包,咋个丢法?”

      宗陵看了他一眼说:“看来你是没有干过,等一阵我跟你讲一下规矩,简单得很,一听就明白。先说断,后不乱嘛。”

      “丢包”,就是搬运工干活路时的一种协作方法。简单说就是集体干。

      有时是收货方要得急,为了加快进度,需要大家突击干。更多时候是因为一批活路,收货方只认总账,不记每个人的细账,只能大家打伙干。遇到这种情况,由领头的人把路程分成大致差不多的几段,标出记号,一人挑一段。第一段那人叫“发包”,后面段的人叫“接包”,最后一段的人叫“收包”。发包的人将挑子挑到第二段,第二段接包的人接过发包人手中的挑子,赶紧往下一段挑,到划记号的地方就交给下一段的人。就这样一段接一段地传到收包人手中,由他挑到堆放点。在这个过程中,每段的人又将一付一付的空挑子,一段一段地返回到发包人手中。在流转中,如果哪个的动作慢了,上一家就直接将挑子丢在你那段的地上,他转身去接上家。

      有时为了加快进度,发包的人就是一个专门的人,只负责装货,不挑。丢包的担子重量大约一百六七,班长根据大家的劳力情况,安排发包人在开始装货时取一个中间重量。规矩是事先讲好的,干过的人都明白,参加丢包就得顶下来,半途退出就等于白干了,拿不到钱。一旦半途有人退出,剩下的人还得重新划分包段,也是麻烦事,所以都不希望半途有退出的人。

      听宗陵讲完规矩,李轼才明白“丢包”是咋回事,也明白为啥宗陵早上一说今天丢包,就有几个人走了。其中就有原来坐办公室的老殷老昆俩人,晓得自己体力跟不上,就主动放弃了。宗陵问:

      “咋样,想好没有哇,干不干哇?”

      “干。”

      李轼心想自己干了一个把月,平日里挑一百五六已经不成问题了,有时也挑过一百八九,“丢包”也不至于把自己丢下吧。再说,今天丢包挑的是沙子,没啥难度。

      听到李轼的回答,宗陵走过来,手上一把小纸团,往李轼面前一伸,说:“小李,你是新来的,照顾你,你先抓。”

      李轼明白了,这是为了公平起见,靠抓阄来决定哪个挑哪一段。李轼想都不想,就伸手一抓 ,运气不错,挑中的那一段路还算比较平缓。上家是老黄牛,下家是王有才,王有才那段正赶上是一大坡。宗陵自己从不先抓,最后剩下的阄就是他的。李轼看了一下自己挑到的这段路,大约一百多米不到二百米,他想这个距离自己挑一百五六差不多能一肩到头,心想自己刚才决定干的主意是对的。

      丢包开始了,刚开始还行,十多个来回后,李轼感到有点吃不消了。因为那流转的速度明显比自己单个挑的速度快多了,再说,单个挑的时候,累了就地一歇,哪个也不会干涉你。这打伙干的事就不行了,你一慢,就耽误了大家,就算别人不说话,你心里也过意不去。他不由得着急起来。一急,李轼更觉得腰有点直不起来,不由自主地往下弯,腿也不像自己的,想迈一步,却只迈出大半步。

      恍惚间,他看到王有才那一脸不屑的神情,他送过去的挑子,差一步王有才也不接。等李轼抓起空挑子,急急忙忙赶回段首,老黄牛已经给他撂下三四付挑子了。按规矩,你没有及时接走挑子,上家就可以将挑子依次放在后面,等于你的那段距离就会越来越长。李轼注意到,老黄牛每次都是将挑子挑过划线标记,还往前多走几步。李轼心中明白,这是老黄牛在帮自己,让自己少走几步。李轼连说多谢,但老黄牛一脸漠然,就像没听见一样,一声不应,撂下担子,抓起空挑子转身就走。

      李轼想起上个月刚来的第三天就遇上走跳板挑砖,跳板太长,一闪一闪的,不太适应。他干了一阵有点累,在跳板上脚下一晃,眼看要跌下去,被后面的老黄牛一把扶住。等他上岸停下来,转身要谢老黄牛时,一看老黄牛已经走到前面去了。后来,他看见老黄牛又搬来一块大石头,顶在跳板中间,减小跳板的晃动。他心中一热,刚想说话,老黄牛冲他一摆手,又干活路去了。今天的老黄牛也这样,出于他的本性,帮了李轼一把,并不在意李轼谢不谢他。

      想到老黄牛对自己的帮助,李轼想自己无论如何要挺下来。熬了两个多小时,额上的汗、脖子上的汗、全身的汗哗哗流,李轼已经不去擦它了,任它流淌。就在他感到撑不住时,宗陵的声音响起来:歇口气。

      早已汗流浃背的李轼一屁股躺坐在地下,闭着眼睛靠在一个土坎上,像瘫了一样,任汗水流也不擦它。宗陵跟过来问:

      “咋样?顶不住别死撑哇。等杨建国来了商量商量,不行,就算了哇。过两天有松活点的活路再干。”

      李轼没气力跟他说话,没睁开眼睛,只是有气无力地点点头。

      宗陵一愣,没有弄明白李轼点头是啥子意思,是想等杨建国来了商量后再说 ,还是就不干算了。看到李轼累趴的那个样子,他也不好再追问下去,只好说你先歇息。

      杨建国前几天回生产队去了。他每个月总是要回去呆几天,用他的话说是隔三差五露露面,多多少少在生产队长眼前晃晃,再给队长送一包烟,队长就不会找茬了。走前他跟宗陵打个招呼,说李轼原来没干过,劳力差些,遇到有恼火的活路时,让宗陵多照应李轼。宗陵想要照现在这个情形,李轼肯定会拖累大家,速度上不去,最好是不要让他干了。但这个黑脸他不想唱,自己答应过杨建国,要照应李轼的。得罪人的事他不想出头,他想最好是让王有才去唱这个黑脸。

相关文章

  • 你对生活妥协过吗

    我常常陷入沉思 同为女性,真的特别欣赏那些杀伐果断,先说断后不乱,雷厉风行的女人。在越来越现代的生活中,这样的女人...

  • 有效的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都太高估了沟通的力量,以为凡事只要沟通都能得以解决。 事前沟通到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先说断后不乱,事前立...

  • 断后

    堕落的紫色孤霞从东方出现,惨白的太阳终于落下。 我和明子在草原的突起处舞蹈着,他的旋转一直在我的思绪里晃荡。有人说...

  • 爱不完美的自己

    我们总在不断后悔

  • 生活

    混乱的时候不乱写,不乱说,不乱想

  • 【再读红楼】第一回概要:只为隔门一望,你做了官,我却丢了房

    先说断,后不乱 此次再读红楼梦,读的是脂砚斋批评本,只有八十回。后四十回我要借助其他版本的,也许会有断裂的感觉。 ...

  • 断后路

    我终于明白最适合我的方法就是断后路,不能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否则我真的会坚持不下去的,就像前天,我骑车骑行了70...

  • 断后与过继

    过继,这个是中国传统家谱里面非常常用的一种做法。为了避免断后的情况出现,如果,兄弟里面有一个人没有生儿子的话,他其...

  • 先说事实还是先说观点

    “为了拿出有说服力的分析性报告,在选择最有效的组织策略之前,要考虑你的受众的可能反应”。 * 接受态度的受...

  • 你先说

    答应以后不在你面前装逼了——只要你先承认离不开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23章 先说断后不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el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