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上,一共11个小组,至少有11个问题。逐一写下来,当时虽然也做了简短的回应,但感觉没有说透,不妨趁着写作的时间来梳理梳理。
问题如下: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学会感恩?
如何建立目标,自我管理?
和同学相约回家打游戏,其他事情都不感兴趣了(不让他玩,他会觉得没面子)?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手机?帮助学习又不会影响学习。
孩子青春期,家长如何与孩子更好地相处?
面对孩子的逆反期,父母应该怎么办?
在学习方面,哪些属于家长管理,哪些是学校老师负责?
偏科怎么办?同一类型题,反复两天讲解,但第三天还是不会,怎么办?
小升初有哪些考核标准?
经过分类,也就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和孩子相处?
2.手机管理问题。
3.如何管理学生的学习?
4.小升初的事情。
第4个问题,班主任进行分享。只是她分享之后,我补了几句:小升初不管有多少标准,重要的是自己的“产品”过硬。这句话我还应该做阐释的:不管孩子到哪里去读中学,都需要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颗上进心,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有不怕挫折的品质,有明事理的表达,而这一切,需要我们每天去“培育”孩子。
其他几个问题,记得我当时的回答,的确是比较简短。现在来粗略地放宽一些进行回答。
1.如何和孩子相处?
“我们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所以,不是和孩子争一个你输我赢,而是始终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人。用这样的理念去和孩子们相处,才是真正的陪伴。
“我们是陪着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带着问题解决孩子。”当发现孩子有问题,都要站站孩子的角度,给予一定的支持,而不是指责。
孩子们都喜欢给了他鼓励、赞赏、包容的大人打交道。用积极的思维去引导孩子,孩子才会有存在感,找到生活的意义。
2.关于手机管理问题。
首先,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来说,手机管理都是很大的问题。几分钟没有手机,就会觉得丢了魂儿。所以,当孩子们有了手机后,会轻易从手里拿走吗?什么时候我们会丢下手机呢?那就是有比手机更好玩的或者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比如,我们需要投入工作的时候,专心做另外的事情的时候。
所以,需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挤占掉玩手机的时间,比如阅读、运动等。其次,对于孩子来说,使用手机上需要严格管理的,需要共同的约定,比如一周2-3个小时,什么情况下可以延长,什么情况下时间要缩短,都需要进行民主协商。至于用于学习,目前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如果有,那就大方的拿手机给孩子,用完即还。
至于孩子们相约着玩游戏的,那就需要和对方家长取得联系,这样的事情是需要引导,共同帮助的。
3.关于学习的管理。
学习上,学生是需要有学生有获得感,有成就感的。所以我们需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学习不太好的孩子,更需要鼓励式的学习模式。
至于讲了几遍都没有掌握,那就是孩子可能是记忆力、理解力等方面需要一定的训练,家长首先要放下一些高的期望,心平气和对待孩子。要让这部分孩子真正掌握,可以让学生先讲一遍,再进行适当的练习,用这样的方式来训练学生。
至于,家长在家里要做什么呢?可以和孩子聊天,问今天学了什么,顺着孩子的回答聊几句。或者翻看学生的作业,看书写,看完成情况,这样就知道他的一个学习状态。
当然,这一起需要建立在家庭氛围比较民主的情况,家长也有一定的权威下才能发生。
方法如此,但具体到每个人,又会是另一番情境。所以,我的回答也就不算是什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