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筑基二十一(社十一)

筑基二十一(社十一)

作者: 熙琄细语雪 | 来源:发表于2022-05-22 18:42 被阅读0次

一,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指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特点:相异性成熟性高级性生理性利他性。

爱情与喜欢区别:依恋,爱情时刻唯他是念,喜欢会找其他人。利他,爱情利他,满足对方需要,喜欢利己,满足自己需要。亲密,爱情有身体接触的需要,性是基础和核心,喜欢无。

爱情发展的阶段:社会交换论,四个阶段: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制度化。

爱情的形式,六种常见形式,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戏式,占有式,实用式,利他式。

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三种成分:亲密激情承诺。

二,婚姻

婚姻的概念

婚姻的动机:

上古时代,经济第一,繁衍第二,爱情第三。

中古时代,繁衍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

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其次,经济第三。

夫妻关系类型:爱情型,功利型,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建设型,惰性型,失望型,一体型。

三,离婚

婚姻到底是爱情的什么?

离婚是依法解除婚姻关系。

夫妻心理冲突的因素:需求不满,价值观念不一致,远离的自我

夫妻的性差异

离婚原因

四,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由婚姻关系,血缘关及收养关系构成的。

特点: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

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我们的家是孩子的家,孩子的家不是我们的家。很有道理。孩子就像核武器,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相关文章

  • 筑基二十一(社十一)

    一,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指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特点:相异性成熟...

  • 筑基笔记二十一

    一、《筑基笔记二十一》王婷灏,中原焦点团队讲师、心理咨询师,持续原创分享第1288天,2022年6月6日 一、...

  • 筑基第十一课(社3)

    社会化: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阶段划分: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 基本内容:掌握生活与生产基本知...

  • 筑基二十(社十)

    社会影响 一、从众 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

  • 筑基笔记十一

    一、《筑基笔记十一》王婷灏,中原焦点团队讲师、心理咨询师,持续原创分享第1211天,2022年3月21日 ...

  • 筑基十二课(社4)

    自我、身份与自尊 自我,也称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

  • 筑基十五课(社7)

    态度形成与转变 一,态度概述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特点是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态度的成分...

  • 筑基十三课(社5)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社会的整体看法。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认知者的情绪 ...

  • 筑基十四课(社6)

    一,社会动机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 筑基十七课(社九)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人际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特点: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定向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筑基二十一(社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nk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