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
-
Get 和 POST 的区别
(1). 显示有区别
get方法是将字符串拼接在地址栏后面可以看见; 而post方法看不见
(2). 传递的大小有区别
具体大小和浏览器有关系,ie浏览器是2k其他浏览器的最大值可能不同,但是也比较小。而post方法传递参数的大小是可以设定的,原来是认为无限大。在Php当中在php.ini文件是可以设置参数的大小的。
(3). 安全性
get方法安全性比较低因为暴露在外面而post方法安全性比较高
(4). 提交的原理
get方法提交的数据都是独立的; 而Post方法将所有的提交的数据变成一个整体.
(5). 灵活性
get方法很灵活,
post方法不灵活,必须要有表单的参与才能用post提交很不方便。 -
单引号和双引号的区别
双引号中的变量会经过编译器解析,单引号中的变量不会被解析。
字符转义,双引号内使用“\”可以转义字符,单引号中的内容不会。 -
isset 和 empty 的区别
(1). isset方法:
变量存在,返回true
变量不存在,返回false(2). empty方法: 变量不存在,返回true 变量存在,值为空,返回true 变量存在,值不为空,返回false -
echo、print_r、print、var_dump 之间的区别
* echo、print是php语句,var_dump和print_r是函数
* echo 输出一个或多个字符串,中间以逗号隔开,没有返回值是语言结构而不是真正的函数,因此不能作为
表达式的一部分使用
* print也是php的一个关键字,有返回值 只能打印出简单类型变量的值(如int,string),如果字符串显示成功
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print_r 可以打印出复杂类型变量的值(如数组、对象)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并以array、object开头,但
print_r输出布尔值和NULL的结果没有意义,因为都是打印"\n",因此var_dump()函数更适合调试
* var_dump() 判断一个变量的类型和长度,并输出变量的数值 -
什么是 MVC?
-
传值和传引用以及传地址的区别?
(1). 传值,是把实参的值赋值给行参; 那么对行参的修改,不会影响实参的值。
(2). 传引用,真正的以地址的方式传递参数;传递以后,行参和实参都是同一个对象,只是他们名字不同而
已,对行参的修改将影响实参的值。
(3). 传地址,是传值的一种特殊方式,只是他传递的是地址,不是普通的如int,
那么传地址以后,实参和行参都指向同一个对象。 -
Cookie 和 Session 的区别和关系
(1). Cookie 在客户端(浏览器),Session 在服务器端
(2). Session 比 Cookie 安全性更高
(3). 单个 Cookie 保存的数据不能超过 4K
(4). Session 是基于 Cookie,如果浏览器禁用了 Cookie,Session 也会失效(但是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比如在 url 中传递 Session ID)
进阶篇
列举一些 PHP 中的设计模式?
- 单例模式:保证在整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中,任何一个时刻,单例类的实例都只存在一个,同时这个类还必须提供一个访问该类的全局访问点。
- 工厂模式: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是让子类去实例化具体类。工厂方法模式让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子类中。
- 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有时也被称作发布/订阅模式,该模式用于为对象实现发布/订阅功能:一旦主体对象状态发生改变,与之关联的观察者对象会收到通知,并进行相应操作。
- 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在一起工作。
- 依赖注入模式: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是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的一种实现方式。要实现控制反转,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将创建被调用者实例的工作交由 IoC 容器来完成,然后在调用者中注入被调用者(通过构造器/方法注入实现),这样我们就实现了调用者与被调用者的解耦,该过程被称为依赖注入。
- 门面模式:门面模式(Facade)又称外观模式,用于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
PHP7 和 PHP5 的区别,具体多了哪些新特性?
- 性能提升了两倍
- 增加了结合比较运算符 (<=>)
- 增加了标量类型声明、返回类型声明
- try...catch 增加多条件判断,更多 Error 错误可以进行异常处理
- 增加了匿名类,现在支持通过new class 来实例化一个匿名类,这可以用来替代一些“用后即焚”的完整类定义
为什么 PHP7 比 PHP5 性能提升了?
- 变量存储字节减小,减少内存占用,提升变量操作速度
- 改善数组结构,数组元素和 hash 映射表被分配在同一块内存里,降低了内存占用、提升了 cpu 缓存命中率
- 改进了函数的调用机制,通过优化参数传递的环节,减少了一些指令,提高执行效率
简述一下 PHP 垃圾回收机制(GC)
PHP 5.3 版本之前都是采用引用计数的方式管理内存,PHP 所有的变量存在一个叫 zval 的变量容器中,当变量被引用的时候,引用计数会+1,变量引用计数变为0时,PHP 将在内存中销毁这个变量。
但是引用计数中的循环引用,引用计数不会消减为 0,就会导致内存泄露。
在 5.3 版本之后,做了这些优化:
- 并不是每次引用计数减少时都进入回收周期,只有根缓冲区满额后在开始垃圾回收;
- 可以解决循环引用问题;
- 可以总将内存泄露保持在一个阈值以下。
如何解决 PHP 内存溢出问题
- 增大 PHP 脚本的内存分配
- 变量引用之后及时销毁
- 将数据分批处理
Redis、Memecached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 Redis 支持更加丰富的数据存储类型,String、Hash、List、Set 和 Sorted Set。Memcached 仅支持简单的 key-value 结构。
- Memcached key-value存储比 Redis 采用 hash 结构来做 key-value 存储的内存利用率更高。
- Redis 提供了事务的功能,可以保证一系列命令的原子性
- Redis 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持在磁盘中
- Redis 只使用单核,而 Memcached 可以使用多核,所以平均每一个核上 Redis 在存储小数据时比 Memcached 性能更高。
Redis 如何实现持久化?
- RDB 持久化,将 Redis 在内存中的的状态保存到硬盘中,相当于备份数据库状态。
- AOF 持久化(Append-Only-File),AOF 持久化是通过保存 Redis 服务器锁执行的写状态来记录数据库的。相当于备份数据库接收到的命令,所有被写入 AOF 的命令都是以 Redis 的协议格式来保存的。
Web 安全防范
CSRF 是什么?如何防范?
CSRF(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通常被叫做「跨站请求伪造」,可以这么理解:攻击者盗用用户身份,从而欺骗服务器,来完成攻击请求。
防范措施:
- 使用验证码
- 给每一个请求添加令牌 token 并验证
XSS 是什么?如何防范?
XSS(Cross Site Scripting),跨站脚本攻击,攻击者往 Web 页面里插入恶意 Script 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其中 Web 里面的 Script 代码会被执行,从而达到恶意攻击用户的目的。
防止 XSS 攻击的方式有很多,其核心的本质是:永远不要相信用户的输入数据,始终保持对用户数据的过滤。
什么是 SQL 注入?如何防范?
SQL 注入就是攻击者通过一些方式欺骗服务器,结果执行了一些不该被执行的 SQL。
SQL 注入的常见场景
数据库里被注入了大量的垃圾数据,导致服务器运行缓慢、崩溃。
利用 SQL 注入暴露了应用程序的隐私数据
防范措施:
- 保持对用户数据的过滤
- 不要使用动态拼装 SQL
- 增加输入验证,比如验证码
- 对隐私数据加密,禁止明文存储








网友评论